福建广东等地雨后出现非洲大蜗牛,专家不让摸也不让吃,只能看着它泛滥?

福建广东等地雨后出现非洲大蜗牛的情况分析

1. 非洲大蜗牛的特性

非洲大蜗牛,学名褐云玛瑙螺,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它们广泛活跃在我国的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地。非洲大蜗牛的体型比国内蜗牛大很多,有的甚至可以长到近20厘米长。它们的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

2. 非洲大蜗牛的危害

非洲大蜗牛对农作物、观赏植物有很大危害,最有可能被蜗牛损坏的植物包括花园花卉等观赏植物、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葫芦科和豆科)、面包果、木薯和柚木的幼株。更为重要的是,非洲大蜗牛是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例如,2022年3月,广东中山一10岁男孩因喜欢玩非洲大蜗牛,最终被确诊患上广州管圆线虫嗜酸性脑膜脑炎。

3. 对非洲大蜗牛的处理建议

由于非洲大蜗牛的危害性极大,专家建议不要随意触碰和食用这些蜗牛。如果市民们发现某地有非洲大蜗牛集中活动,建议交给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处理,不要自己捕捉或者擅自用化学物质处理。如果触摸到非洲大蜗牛,注意清洗双手即可。此外,还可以利用家中的食盐处理蜗牛,蜗牛被撒食盐后,软体部分会融化成水而死亡。

4. 结论

综上所述,非洲大蜗牛虽然泛滥,但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专家建议不要触碰和食用这些蜗牛。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配合专业人员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在保障公众健康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非洲大蜗牛的数量。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