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成果跨越“死亡谷”: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探索
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焦点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简称“高促会”)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分区展台化身为洽谈平台,吸引了众多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关注。现场不仅展示了高校科研团队的新技术与新产品,还引发了关于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的广泛讨论。
“死亡谷”的挑战与意义
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转化为实际产品并推向市场,这一过程被形象地称为跨越“死亡谷”。成功越过“死亡谷”,意味着科技成果能够以商品形式进入市场销售。然而,这一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包括资金短缺、市场需求不明确以及技术转化路径不明晰等问题。因此,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成功案例与创新模式
北京凝基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便是成功跨越“死亡谷”的典型代表。该公司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张凯教授团队研发的凝胶冰雪新材料技术,在文创产品、户外冰场及冷链物流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为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北京理工大学于2023年全面推广了“先赋权后行权”的新模式。该模式通过简化流程,允许教师团队先行创办企业,并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再由学校获取股权或收益,极大提高了转化效率。
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本届中关村论坛期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热议话题。多所高校校长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有专家针对转化过程中的难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通过政策支持、机制创新以及多方协作,高校科技成果正逐步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无缝对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字数统计:486字
鄂公网安备 42068302000331号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联系邮箱:yangtata@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