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什么是古法用笔,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 福筱航
  • 2024-01-25
  • 15
  • 共10人发表观点
网友「盘龙山人2 」发表观点
2024-01-29

古法用笔的核心,古人有多种表述,中锋用笔、屋漏痕、如画锥沙等等。

我觉得有一种表述最为好理解,就是入木三分。写出来的线条首先要有力度,然而这个力不只是力量的力,还要有气象,神韵。

目前一些习字者,用的笔力是很大但是没有韵味,笔法还是在门外。

当然想得到古法是非常难的,既要勤奋又要有天赋。

我觉得学习书法做到努力无悔

快乐健康就好!

唐朝大书法家孙过庭说的好“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

网友「倚斋听风雨 」发表观点
2024-01-27

谢谢邀请!

书法中无论古法用笔还是今法用笔,都是一个样。就好比古人和今人走路,同样都是用两条腿,向前走。笔法,哪来那么多笔法,最好的笔法不是什么所谓的“晋代笔法”、“盛唐笔法”……而只是自然书写。

这个笔法那个笔法,都是人们杜撰出来的。我们临摹古帖,如果一味地追求学到极像,那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临摹古帖,学的应该是一种写字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自然的,而不是造作和刻意安排的。

有些人写字,喜欢刻意把某些字写得很大,把某些字写得很小,一件作品上面,大字小子错落相间。老实说,你又没有喝醉酒,把作品写得那么乱干嘛呢?

书法是什么?书法不就是写字嘛!无论古今,它书法就是写字。写字就是用笔写,自然地好好写,它一定是大众化的,没必要搞那么多门槛高度和条条框框。

网友「随心评论微信怡然自得 」发表观点
2024-02-01

只谈一点个人的浅见。古法应该是厚重,但是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我喜欢的是王羲之的笔法。王羲之可能不能算远古,但是也是比较古的。王羲之笔法最大的特点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是最大的根本。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毫无忸怩之态,这是书法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心中无块垒,笔下才潇洒。这是用笔大的方向。具体到笔法,王羲之的特点是变幻无穷。每一笔,从起笔开始,就再变化,反复观察他的起笔,各个方向的都有,随心所欲。运笔,首先是真气饱满,反复观察他的笔法,写的字何止千万,但无一笔没有真气,总是贯穿始终,从没有半途而废,出现气韵中断,这是又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收笔,,从来没有放松的地方,总是善始善终,收得恰到好处又给人留下无穷的余味。也看过其他人的帖,当然也有比较好的,但是,象王羲之这种完美的书法,可以说是没有的,其他人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不到位,总是给人留下遗憾。王羲之的书法的确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精品。随着对王羲之的研究的不断深入,王羲之书法的价值可能还要提高。个人感觉,以后的书坛,可能就是王字的天下,其他人基本就是陪衬的地位,因为与王羲之的差距相当明显而且差得还比较多。

网友「王乃栋说书画 」发表观点
2024-02-03

书法中的古法用笔自觉应用始自汉末魏晋,书家代代相传,即运腕,用锋,锥画沙,入木三分。

准确地说,是运腕写出了笔锋飞舞、笔势纵横、笔意新奇的笔法效果,才是书法。

否则只是写写毛笔字,古代文化人个个会写的,现在糊涂人则往往把写毛笔字当作书法了。

网友「坦荡李献进 」发表观点
2024-02-01

此内涵高深,就简单执笔这方面的古法略描,古法中是没有五指执笔法的,我们现代执笔一般以五笔执笔法为主。古与今的书写姿势不同,所以执笔法不同,一般以单勾和双勾为主,单勾双勾执笔法都很顺和应手。从古至今是一脉相承的书法规范,总结古法传承下来的精品,发扬光大,与时俱进,又有新的发展。古法核心,就是指"晋唐笔法,也就是古法。

网友「公文写作困难户 」发表观点
2024-02-01

“古法和今法是书法老师经常提起的概念,这到底是两个概念还是一个概念?”中国书法所谓的“法”都是针对楷书、行书、草书这样一个系统提出的。无论唐代的重结构,还是元代重笔法,都是针对这样一个系统的。

为什么说书法所谓的“法”都是针对楷书、行书、草书的?这是因为,唐代以前的书法,没有严格统一的书体,到底要学什么书体,大家不是很清楚。但是,唐代以后,楷书就是统一的书法字体,所以,大众化学习书法规范是从唐代以后开始的。楷书是标准字,行书和草书是楷书的辅助书法。因此,所有的书法技法,艺术情趣,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书法体系之中的。

书法的笔法和结构是汉字的共同规律,古人也早已发现这些规律了,例如,最早欧阳询提出了《笔法结构36法》,赵孟頫提出“用笔为上”这些都没有错,也都是书法的核心问题。

那么,现代书法家提出的“搅转”也好,“提按”也好,都是把书法的核心聚焦在用笔问题上的书法学习观点。千里马认为,这是没有错的。问题就在于,到底搅转和提按是不是古今笔法的区别呢?我们还是看看经典书法家的作品,做一些具体的比较。

南朝王志的《一日无申帖》王志的《一日无申帖》就是王羲之后代的作品,这个书法是唐代以前的书法,当时,还不是全国各地都使用的书法,但是,却是王羲之书法体系的延续,也是后来的魏晋书风。所以,《一日无申帖》按照某些人的观点应该是一个用“搅转”笔法写出来的书法作品。

这是米覅的书法名作《砚山铭》,我们看看,米芾的笔法,哪些的搅转,哪些是提按写出来的?

如果按照现代书法家的理论,到底谁是古法?我们知道,笔法的基本体系,也就是唐代以后的楷书、行书、草书这个体系的笔法。这个体系都是来自于王羲之魏晋笔法系统的。在王羲之书法系统,最早的笔法,依据我们严格的考证,应该属于钟繇,这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我们现在能够发现的最早的楷书,大体上是在三国时代的东吴,例如《长沙走马楼》的木牍墨迹,已经有明确的楷书、行书笔法了,考虑到这是低级官员的书法,那么,像钟繇的《宣示表》这样的书法作品,完全可以产生在魏晋时代。

为什么说篆书没有提按用笔?因为篆书的笔画是匀称的线条,不需要提提按按来写,但是,隶书如果没有提提按按的用笔变化,就无法产生笔画的波折变化。这就是中国书法史上一次巨大的用笔革新。自从有了提按这种笔法,就会产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那么,到底什么是提按?如果我们从理论上讲,提按最早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提出,而诠释提按,是现代书法家才提出的,但是是实践上呢?早在汉代已经普遍实践了,你不觉得我们我们的“理论”太滞后了吗?

米芾《虹县诗帖》单字放大

这就是对笔法逻辑的认识的模糊地带了。事实上,提按从逻辑上来说,主要是笔画粗细变化的控制而已,这是提按用笔的核心问题。

而提按用笔主要在顺锋的情况下。如果笔锋要改变方向,那么,就不是“提按”,而是“调锋”。现代书法家,把调锋当作“搅转用笔,这其实是一个逻辑错误!因此,所谓的古今笔法,搅转和提按,实际上是混乱的用笔认识而已!

我们继续分析看看,提按到底是一个什么逻辑。前面我们说过,提按不是什么神秘难懂的用笔,就像董其昌所说,写过字的人都知道的。

而问题就发生在调锋这个地方了。调锋要不要提按?是不是提按?千里马的回答是非常肯定的。当然是提按!

那么,既然调锋也是提按,这不是与”古代“的搅转是一回事吗?当然也可以认为是一回事。但是,你不要忘了,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调锋“,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提按。

网友「西蜀闲云 」发表观点
2024-02-03

古法用笔主要就是中锋行笔。《书谱》中“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皆是此意。古法用笔所注重的就是传统笔法,它与当代大多数书法爱好者(包括很多书协会员)的用笔是不同的。特别是那些没有经过基础训练,没有正书功底而直奔行草的所谓书作,更是在用笔上一知半解,只见蚯蚓上树,不见惊蛇入草。古法用笔除了对中锋行笔最基本的要求外,它的内涵也是特别丰富的。《书谱》中对用笔的描述非常形象,可细细拜读。其实,对古法用笔的了解,除了拜读先贤名作外,更重要的是临池之功,没有几十年长期的修练,要弄懂传统笔法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总之,对传统笔法我们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不要前足入门,后足就高谈创新之论,这样作既害别人也荒废了自己的前程,何苦如此呢!

网友「如石书法 」发表观点
2024-01-31

这个问题有难度!

其实,书法不存在古法与今法之别。

只有古体与今体的笔法不同,况且,笔法是在不断变化的。

一般我们把古篆隶及章草等归为古体,而将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归为今体。

如果说有古法,那就是以王羲之为界,之前的古体字笔法为古法,王羲之的今体书法为今法。

其实王羲之也是在古法基础上发展成新体笔法的。

严格意义上说,书法只有一种法,那就是用笔。

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注意这里是讲用笔,是个大概念,原则意义上讲,用笔就是人笔相融一体的概念,从这个角度理解,用笔千古不易。

但具体到笔法,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了,我们不能用“千古不易”来理解,笔法是因人而异,因时发展的。

即使古篆隶,随着时代演变发展,也都出现了新的面貌,比如唐隶、清隶,虽然是隶书,但与古隶、汉隶有明显不同,也说明笔法是在不断发展。

所以说用笔是原则,笔法是个性技巧,两者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

比如,赵孟頫书写的六体书:作古文、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虽然有古体也有今体,用笔一致,但笔法已不同于古法,完全是赵孟頫的笔法了。

如上所说,用笔的核心是人与笔的联动构成,是一般意义的普遍规律,而不是具体的笔法技巧。

有点玄,不知讲清楚了没,主要靠自己领悟吧!

网友「西廨剪影 」发表观点
2024-02-04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感谢邀请!

古法用笔,我个人的理解是指古人的用笔方法。这里的古人,应该是特指在书法上有相当造诣的大家先贤。而古与今,大约可以从清末民初来分界。

书法,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在其发展中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表现形式和创作技巧也随着丰富和完善。就用笔而言,历代大师们在传承中也在不断地“立”和“破”。古人用笔,更重于表现线质的厚重,所以,多以逆锋起,中锋行,回锋收为主要笔法。即使在行草书的创作中,即使线条细如蚕丝,也要有“游丝鼓风”的质感。

所以,古法用笔其核心内敛与厚重,这也符合中华传统的审美哲学。

而随着现代书法在形式上的多元化,更多的笔法开始在创作中被现代书家应用于创作实践中。笔法以表现视觉冲击的形式为目的,对古人的笔法也是有立有破。这可以看着是书法艺术在发展中现代传统的碰撞,有些甚至可以说是对传统的“背叛”。究竟这种破和立是否正确,还得留待时间来验证。

以上个人观点,难免有偏失之处,敬请同好师友雅正!

网友「朴实风筝K 」发表观点
2024-01-30

书法严格意义上的用笔都是沿用古法从执笔到用笔用墨至今并沒有脱离了古法!更不存在创新!所变的是书写工具毛笔。现在的毛笔据考古研究比古人用的毛笔粗壮它的制造工艺比古人有较大的改进!就连它用的墨还是沿用上千年的古法!当然墨汁是后人改进工艺制的!但现在用古法制造出的墨块相当贵只有少数人用!从这个现象就能明白古法和现代工艺制成品的差异!书法的创新是个伪命题这也是近二十几年盛行的话题!一些投机取巧之徒在书法道路上不下功夫哗众取宠想得到名和利的晃子!正是尤于所谓的创新使丑怪书横行造成了今天书法界的混乱和书法水平的倒退!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