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诗:垂柳退色山空濛,红叶知秋石榴红。天高云淡收夏色,第四句应该怎么写?

  • 淡泊梦莹
  • 2024-01-21
  • 13
  • 共9人发表观点
网友「红尘清语 」发表观点
2024-01-24

常言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出题君一看就是以“自由洒脱”为标榜,而我又偏偏是一个“格律”的受虐狂,道不同吗?非也!君不闻“天下大道殊途同归”之名言吗?此也不例外,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抒发情怀,丰富社会精神生活”,仅此足矣!再说这首诗我们也不是不能调和,当然我不会对出题君的作品大修的,那样是对出题君的不尊重。毕竟谁又没有乞求你参与,既然参与就应有入乡随俗的自觉。出题君的作品我此次一字都不改,仅把其作品第三句的句式来一个“乾坤小挪移”,即“天高”和“云淡”前后置换一下,从而“中仄中平平仄仄”成了,在补上第四句的基础上我还过了一把对联瘾。哈!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请欣赏:

“花有花香,茶有茶话”,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您的关注和交流就是对我最给力的鼓励)。请不要吝啬您的满腹经纶来一起互动吧!发表你的想法和建议,让我们共同荡起方块里的涟漪里,丰富彼此……

网友「石润居 」发表观点
2024-01-26

近日看到题主提出的“垂柳退色山空濛,红叶知秋石榴红。天高云淡收夏色,……”第四句怎么补怎么答问题。虽然是老问题,但觉得蛮有意思,就试着回答,权且当作学习吧。

其次,就是如何理解这首七言古诗的意境问题

这一点才是最为关键和重点,因为古体诗如果原本就没有平仄的节奏之美,再没有意境之深远,那就失去了作诗的意义和目的。

题主前三句你如果粗一看,会误认为是写的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那最后一句是不是应写冬天的物或人?其实不然。因为"垂柳、夏色和知秋"这是假象,也许这就是三句根本不是什么名句的平常诗句,或叫普通七言,会有这么多人回答此问题的原因吧。

我们只要细看,就会发现垂柳是"褪色"的垂柳,夏色是"收"起来了的夏色,加上第二句的"知秋,即都是意指秋天的景物。

七古·无题

垂柳褪色山空濛,红叶知秋石榴红。

天高云淡收夏色,独钓清江鹤发翁。

(图文/原创)

网友「春日之虎 」发表观点
2024-01-27

“垂柳退色山空濛,红叶知秋石榴红。天高云淡收夏色,……”。这分明是在描绘秋日的景色嘛,也可以说描绘的是晚秋的景象。“垂柳退色”,晚秋时节,垂柳已不翠绿,已变成深灰绿色,有的叶子已变黄。“山空濛”,北方晚秋的山景,已不烟云濛濛,所以说山空濛。“红叶”应指枫叶,晚秋时节,枫叶会变成红色,所以有诗云“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似二月花”。“红叶知秋”是说,枫叶好似晚秋已到,即将到白雪飘飘的冬季,所以急忙从绿色变的艳红,来妆扮秋未之景,吐出芳华。“石榴红”,这里说的不是石榴花红,而是说秋末到了,石榴的硕果也变的红艳起来。“天高云淡收夏色”,更是指秋日景象,天高云淡本就是秋季北方常有的景象,这时夏日之景象早已荡然无存。

了解清了诗意,续写就好写了,当然也写秋日之景,秋日之情。

《咏秋》

垂柳退色山空濛,

红叶知秋石榴红。

天高云淡收夏色,

大雁南飞思意浓。

网友「秀才啃诗词 」发表观点
2024-01-29

题主对诗歌挺有研究,天赋不错,应该是自己的原创诗作罢!不然也不可能提这个新颖的问题,让他人续写完成自己的作品。实再是别出心才,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诗绪万千,不吐不快。原诗如下

垂柳退色山空蒙,

红叶知秋石榴红。

天高云淡收夏色,

???????。

要想补充第四句诗,首先要分析一下诗体。本诗明显是七言诗,若要知道作者该诗是七绝不是古风。只要推敲一下首句的平仄韵律便可一目了然。

垂柳退色山空蒙

平仄仄仄平平平

不用说与七言绝句明显不符。那就纯属古风诗歌体裁。

接下我们分析本诗意境主题。显然是一首描写秋景的作品。首句写垂柳因秋风吹度而自然退色,云雾笼罩的山峦若隐若现,糢糊不清的样子。非常神奇美丽。第二句写秋山红叶盛景,石榴丰收景象。第三句进一点明秋天云淡天高,夏天一去不复返了。

根据本诗作呈现的柳黄,山奇,枫叶,石榴等几种景色,按照古人写诗惯例和风格,那么收句最好是抒情或者言志,当然不否认用典和怀古等续法,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才显得完美得体。请看

垂柳退色山空蒙,

红叶知秋石榴红。

天高云淡收夏色,

秋水望穿无故人。

其实本人觉得此诗在平仄格律上略加斟酌,就可以摇身一变,演化成一首七绝,比原作稍逊一筹,请大家欣赏,并诚邀诸君点评斧正为盼。

山色空蒙烟柳鸣,

枫林石榴映山红。

炊烟飘荡九天外,

云雁徘徊暮色中。

【秀才注】原作"山空蒙"与"天高云淡"的描写有矛盾之嫌。不知师友们怎么看。

网友「微诗阳春白雪 」发表观点
2024-01-29

四句诗:垂柳退色山空濛,红叶知秋石榴红。天高云淡收夏色,第四句该怎样写?

首先我们看这首诗是否附合绝句的规律?只要看第一句就行了。垂柳退色山空濛。平仄应是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起平收的格式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的格式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句都不付合,还是三平尾。从第一句可以断定这只是古风七言诗。和七言绝句没关系。所以续诗可以按照古风七言来续。

下面再来诗的内容。垂柳退色意味着要落叶,落叶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树病缺少营养,二是自然脱落。秋天是叶落归根的季节。

再看山空濛,是说山谷空荡,雾气重,在初秋时节为明显。红叶是秋风一美景。唐代杜牧有《山行》一首。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霜叶说得比二月花还美。可见秋景胜人一筹。

再看石榴红,石榴因其子多,被人捧成吉祥果,大红大紫,多子多福,让不禁想起唐代李商隐的《石榴》: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羨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诗人把石榴果比作碧球,可渭想象新奇,出人意料之外。也鉴证了诗人对石榴的感情。

再来看天高云淡是秋天天气特征,当然就不存在夏天的天空特征了!说秋天天空,你不禁会想到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中的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在秋水长天之间,有落霞在向下飞降,孤鹜在飞翔。静感画面有了动感,动静接合,情景相融,一幅美丽画面,扑面而来,振撼人心。

下面讲怎样序写下一句。首句以垂柳退色起兴,接受感受山谷之空濛,承接红叶于石榴,再转望天高云淡,夏空己去。最后一句如写合才完美呢?如何是天地相合,可以秋水。就有了"水落石石见月明。"。如果是继续延引天高云淡收夏色,在天空中继续做文章,就可以合上下句,"队雁南行空留声。"。如果是接时间变化去会上下句。就有"雪飘梅艳争庆丰。"。如果用提问式收尾,可以这样合上上句,"何处不起故乡情?",显得特别有人情味。

感谢邀请,为了便于阅读,现在四首序诗一一呈上,贡友人共讨。

垂柳退色山空濛,红叶知秋石榴红。天高云淡收夏色,水落石出见月明。

垂柳退色山空濛,红叶知秋石榴红。天高云淡收夏色,队雁南行空留声。

垂柳退色山空濛,红叶知秋石榴红。天高云淡收夏色,雪飘梅艳争庆丰。

垂柳退色山空濛,红叶知秋石榴红。天高云淡收夏色,何处不起故乡情?

网友「广寒清虚 」发表观点
2024-01-30

到看到前三句诗的时候我忍不住笑了,且不论平仄不调,格律尽失,文辞方面也是东拼西凑,强行组合,意境全无。此不可以称作诗句,或称打油诗亦为勉强。特别是第二句,淮南子里本有一叶落而知天下将秋的句子,但是你一句红叶知秋就俗了,后面石榴红就更俗。第一句本有苏轼山色空濛雨亦奇之句,不过被你一用特别是搭上一个垂柳就更平平无奇。我瑾修改你的诗句如下:

半山杨柳半山濛,一池秋水一池红。东风渐收江山色,巧趁月夜僧房空。

当然,我做的也只是打油诗罢了,聊助一笑。

网友「柔美的风飘悠的云 」发表观点
2024-01-31

《四季图》

垂柳退色山空濛

红叶知秋石榴红

天高云淡收夏色

漫天雪舞腊梅艳

如果没有说错的话,首句应该是写初春时节,柳树悄悄返青出嫩叶(退色),烟雨云雾中山水朦胧(山空濛)。

次句的枫树红红一片(红叶),再加上后面的石榴红,石榴成熟果皮呈紫红色,很明显是写秋天的景色(知秋)

三句可能是写夏天的黄昏,半边蓝蓝天空,白云悠悠(天高云淡)。半边夕阳西下,霞光万缕,渐渐隐于西山下(收夏色)。

如此顺延,尾句应该写冬景才能顺意。接上一句一一漫天雪舞雾腊梅艳,雪花飞舞中一树梅花迎雪傲放,确是北风寒冬中的一抹暖色。

网友「老街味道 」发表观点
2024-01-22

问题:四句诗:垂柳退色山空濛,红叶知秋石榴红。天高云淡收夏色,第四句应该怎么写?

前言

题主这首小诗写了一半,留给大家续貂。老街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理解,欢迎诗友们指正。

一、前两句写景如在眼前

题主的前两句诗有特点,写景如在眼前:

垂柳退色山空濛,红叶知秋石榴红。

垂柳褪色,山雨空濛,红叶知秋,石榴变红。 作者通过抓取几个意象写出了秋天的特点。

但是,一首诗中有重复字尚可,但是一句诗中有重复字一定是有意的修辞,否则如这首诗中第2句,不宜有两个“红”字。可以斟酌修改一下,例如飞叶、落叶等:

垂柳退色山空濛,【落】叶知秋石榴红。

要注意的是,既然有了“红”字,一句之中也要避免用朱、赤等同义字。

三、古风句式的独特味道

前两句的音律有很棒的古风效果,这是格律诗所不能表达出来的味道 :

垂柳退色山空濛,平仄仄仄平平平

落叶知秋石榴红。平仄平平仄平平

七绝几乎和格律诗一起在唐朝走向了顶峰,因此七绝大多都是律诗,而不像五绝那样几乎一半是古体。有名的七绝古体诗如李白的《东鲁见狄博通》 ,两处三平尾: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又如李白的《登庐山五老峰》,也是2、4句有两处三平尾: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结束语

我们平日里读到的七绝,几乎都是近体诗(格律诗)。可能物以稀为贵吧,唐诗中七绝的古体诗读起来另有一番味道。

题主的这首诗,您觉得古体好呢,还是改为近体好呢?

老街抛砖引玉,欢迎诗友们参与交流。

@老街味道

网友「策马穿西风 」发表观点
2024-01-23

接到头条邀请回答这个问题,头都大了。直陈回答如下:1,先看原诗三句,只知道作者写秋天景色外,不知道表达什么东西?像是为写景而写景。2,第三句转句也看不出天高云淡与收夏色有什么联系,收夏色有什么中心思想意境,3,终观前三句,全部直铺堆砌景物,而且意杂意乱反复。所以第4句已经无所适从了,没有可能写得好了。最后,看它不是格律诗,就以古风形式写下第4句,完成一首写秋景的诗;垂柳退色山空濛,红叶知秋石榴红。天高云淡收夏色,雁字一行驾西风。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