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翁同龢、李鸿章那些人那么怕慈禧太后?

  • 叶子文史阁
  • 2024-03-01
  • 18
  • 共14人发表观点
网友「叶子文史阁 」发表观点
2024-03-03

在晚清历史的舞台上,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翁同龢、李鸿章等人都是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这些位高权重的朝廷重臣在面对慈禧太后时,却常常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畏惧。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风云人物在慈禧太后面前表现得如此小心翼翼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一、慈禧太后的绝对权力

慈禧太后作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她的权力达到了巅峰。她通过垂帘听政、操纵朝政等手段,牢牢掌控着国家的命运。在这种绝对权力的笼罩下,即便是位高权重的光绪帝和各位亲王,也不得不俯首称臣。慈禧太后的权力不仅体现在对朝政的操控上,更在于她对个人生死的绝对主宰。因此,这些朝廷重臣对慈禧太后的畏惧,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她手中权力的恐惧。

二、政治利益的考量

在晚清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各个政治势力之间的博弈异常激烈。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等人虽然地位显赫,但他们的政治利益与慈禧太后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因此,在面对慈禧太后时,他们不得不权衡利弊,考虑如何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这种政治利益的考量,使得他们在与慈禧太后的交往中表现得小心翼翼,生怕触怒这位权力巨头而损失自己的利益。

三、个人生存的担忧

除了权力和政治利益外,个人生存的担忧也是这些朝廷重臣畏惧慈禧太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慈禧太后的统治下,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异常激烈,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等人虽然地位崇高,但他们的生命安全却时刻受到威胁。因此,他们在与慈禧太后的交往中,不得不小心翼翼,以求自保。

四、传统尊卑观念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卑有序的观念根深蒂固。慈禧太后作为晚清的太后,她的地位无疑是最为尊贵的。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等人即便在权力上与她有所抗衡,但在心态上仍然会把她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这种尊卑观念的影响,使得他们在面对慈禧太后时,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情。

综上所述,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翁同龢、李鸿章等人畏惧慈禧太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慈禧太后的绝对权力外,政治利益的考量、个人生存的担忧以及传统尊卑观念的影响都是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这些朝廷重臣在面对慈禧太后时表现得小心翼翼,生怕触怒这位权力巨头而招来不测之祸。

网友「陳大舍 」发表观点
2024-03-10

怕?谁说的?就说李鸿章在同治三年见了慈禧太后第一面以后,回来对慈禧太后的评价就是“有韬略,却无大才”,你能说这是把李鸿章给吓着了?明摆着,此时的李鸿章心理是十分失望。为什么会有这个评价,我们看一下当时发生的事情经过。

当时李鸿章进京面圣主要是说三个事:

第一,剿灭了洪杨之乱以后,曾国藩为了避免“拥兵自重”的嫌疑,主动请求裁军,但李鸿章认为,如今内忧外患,绝对不能裁军;

第二,左宗棠老毛病又犯了,上书弹劾李鸿章“越境掠功”,但是这事是人家李鸿章奉旨行事,所以李鸿章得来跟朝廷讨个说法;

第三,则是为清廷提出的建议,李鸿章要办洋务,希望朝廷支持。

都是正经事吧?但可能是事情太正经了,一时半会儿做不了决断,于是慈禧太后就并没有直接回复,而是问李鸿章一路如何过来的?很辛苦吧?家中有几个孩子?……总之,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拉家常。这就说明其实当时慈禧太后并没有能力一下子做出决断,所以就想把话岔开,好往后推一推再解决。

慈禧太后这么做未尝不可,但是李鸿章何许人也?那是盖世无双的英雄豪杰,你这么对人家明显不是以国士相待。所以李鸿章回家后就对儿子李经方那里说慈禧太后为人:

“有韬略,却无大才”。

说白了,情商很高,智商也就是一般。

而稍后,李鸿章的老师,中兴名臣之首,曾国藩在见过两宫太后,回来也失望的说:

“两宫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

说白了,慈禧太后这种政治家和霍光一样,从小出身“基层”,没有条件像李经方这种世家子弟,自幼耳濡目染的受到正规的政治教育。这些白手起家的政治家们每走一步,都是凭着自身对人情世故的把握和人生经验的积累。而此才三十出头就寡妇失业的慈禧太后又实在不可能又太多的经验积累。所以说话办事不得要领也是必然的。还拿汉朝的霍光打比方,他们这种政治家最大弱点就是“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至于醇贤王、光绪帝父子和恭忠王“怕”慈禧太后,那是因为慈禧太后是家里的长辈。尤其守寡的大嫂,在大家族中总是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宗室中敬重皇太后首先是敬重人家的辈分,其次才是权威。

一位研究慈禧太后的资深学者曾经非常客观的总结了慈禧太后近半个世纪的统治:

“慈禧太后确实很差很差,但后来的那些统治者相比,她反而是最不坏的……这就是中国百年史,不是比好,而是比差。”

恭忠王。

网友「王不解 」发表观点
2024-03-02

自从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慈禧和慈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到1908年慈禧死去,在这漫长的近50年的时间里,慈禧都是满清的最高统治者。尤其是慈安死后,慈禧一家独大,成了事实上的女皇。

至于恭亲王,在辛酉政变成功后的那段时间里,他曾经和慈禧亲密合作,有过一段心情舒畅的日子。但越到后来,慈禧对他越加防范。而恭亲王又不是慈禧的对手,于是接连受到慈禧的打击,直到被完全罢免。

但说到害怕,恭亲王不太可能害怕慈禧。他对于慈禧,更多的可能是怨恨。

网友「历史宝藏 」发表观点
2024-03-01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清朝人物。(约900字,阅读需时5分)

这些人并不见得是怕慈禧太后,而是他们认同专制体制,因为他们都是专制体制的受益者。

如果硬要说他们怕慈禧太后,其实怕的不仅是慈禧太后个人,而是慈禧太后背后的权威。

值得一说的是,他们怕慈禧的的原因是不一样的。下面一个一个来说。

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怕慈禧太后是从小就怕,老佛爷为了维持和光绪帝的“母子关系”,将其严厉控制,一旦光绪犯错,就严加呵斥,慈禧对光绪限制比较严厉,使得光绪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比较压抑(所以光绪才会非常喜爱无拘无束、大大咧咧的珍妃),造成了光绪性格懦弱的一面,所以他怕慈禧是从小就怕。

醇亲王奕譞

醇亲王是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但其实这个人可以算作是历史上最窝囊的太上皇,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享受到太上皇的权威。光绪皇帝在名义上和亲生父母无关了,他是慈禧太后的“儿子”,一切都得听慈禧太后的。为了控制光绪皇帝,慈禧太后不打压醇亲王都不错了,慈禧太后对醇亲王还算客气,封了亲王,还重用醇亲王以牵制恭亲王。醇亲王的权力来自于慈禧太后而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是光绪皇帝,所以他怕慈禧太后。

两分钟走近历史现场,更多历史文化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网友「而知而行的历史 」发表观点
2024-03-05

皇权会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让在这个体系里人感受到上下尊卑有别,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体系,由宗法制和封建制的共同构成的礼教维系着。所有在这个体系里的人无一不受着“礼教”的约束,同时又享受这体系带来的好处,从而自发的拥护、维护体系的正常运转。

清王朝一直严厉执行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在咸丰之前,清王朝的各个皇帝,除了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登基时年龄比较小,孝庄太后临朝听政之外,其他皇帝继位时和在位时间都比较长,也没有留给后宫女眷干政的机会。咸丰皇帝早逝,同治皇帝年幼,不得已两宫太后听政。咸丰和清朝皇室为了避免皇权旁落,还做了保险措施——任命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希望朝臣与后宫互相制衡。

慈禧掌权,正是晚清四大名臣所处的所谓“同治中兴”时期。很多清流和名臣,都在此时得到提拔。慈禧施展权谋,让这些名臣,死心塌地的为清王朝服务。在庚子拳变之前,慈禧政绩颇著,国力上升,洋务运动欣欣向荣。依靠这些政绩,慈禧获得了来自皇族、朝臣的拥护和支持。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翁同龢、李鸿章等人,都是在慈禧掌政期间名声显著的,对慈禧太后自然是感恩戴德。就说慈禧发动的辛酉政变中出力颇多的恭亲王来说,在他当上议政王后,曾经几起几落,根本就没有形成权臣的空间和机会,只能依靠慈禧背后的皇权。

比较有名的例子:戊戌变法时,各个宗室老臣对变法感到很恐慌,他们不去请示年轻的皇帝,却集体来到慈禧的宫殿门口,哭上了大半天,求着慈禧太后临朝听政。荣禄是直隶总督,不听从光绪调遣,却直向慈禧告密。这就很能看出来,究竟是谁在掌握政权了。怪不得谭嗣同腰间别刀夜访袁世凯,要求他起兵勤王——可是老袁也立刻向荣禄告密去了。

网友「历史风云天下 」发表观点
2024-03-03

慈禧是一个很有权力欲望的女人,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达到的高度可能也就只有吕后、武则天能够与之比肩了。她的欲望和她驭人的手段一样的深不可测,能够在内忧外患之际,垂帘听政达到近半个世纪,主宰晚晴风云,这就已经说明了她为政能力的非同一般。

恭亲王和醇亲王作为咸丰皇帝的亲弟弟,被人们称之为六爷、七爷,甚至做到了军机大臣,特别是恭亲王更是在辛酉政变之中帮助慈禧夺得最高权力,一举拿下肃顺等顾命八大臣,风头一时无两,他和慈禧可谓是有着一段“蜜月期”,可是当恭亲王暴露出更进一步的权利欲和有些不可一世的作风之时,慈禧直接将这个昔日的大功臣予以削爵,让得六爷跪在慈禧面前泪眼不止,这是在告诉那些身居高位之人,我可以扶植你同样可以踩死你!慈禧的狠辣绝情可见一斑。

为什么上到皇帝,下到实权大臣都对慈禧唯命是从,只因为慈禧驭人之术,她有奖有罚,后期兴起的一大批臣僚都是在其统治之下而成长起来的,对其帝王般的威严而敬重有加,以她为代表的利益集团掌控着中枢,形成了强大的统治体系,她对有威胁的人予以坚决而迅速的反击,如此做到权威的如日中天。

说历史,话风云,明自身,茶余饭后舒心自我,欢迎关注头条号:历史风云天下

网友「长河观鱼 」发表观点
2024-03-04

的确,这些人还真的怕慈禧,而且,还是打心底里怕,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一个人怕另一个人的情况。比如,身体瘦弱的怕健壮的,是怕挨打。下属怕上级,是怕丢乌纱帽。小偷怕警察,是怕进监狱,等等等等、、、,可是,这些“怕”加起来也比不上大臣怕皇帝厉害,因为皇帝直接掌握着大臣及其家人们的生杀大权!不听话脑袋就没了,能不怕?话说到这里,开头的问题就好回答了。

所以说,慈禧识人用人方面还是很高明的。

网友「浩荡扬子江 」发表观点
2024-03-09

在清朝末年,满朝文武包括恭亲王、醇亲王、翁同龢等人哪一个不怕太后老佛爷,慈禧太后把持朝政几十年,可不是一般权臣能动的了他的。就是光绪皇帝也怕她,光绪就是慈禧选的皇帝,是她一手拉扯大,调教出来的,光绪对慈禧的话言听计从。

八大臣大权在握,根本没有把慈禧这个不满30的年轻女人放在眼里,慈禧真不是善茬,她先联合东宫太后,控制住印玺,接着联络恭亲王,笼络住朝中大臣,找八大臣的毛病让大臣参奏他们,然后她直接拟旨盖印查办,八大臣死的死,判的判,大权最后落在她和东宫太后的手里,她和东宫太后一起垂帘听政。

网友「历史三日谈 」发表观点
2024-03-05

这是权力分配后带来的直接结果,古代最吓人的不是活刮、凌迟和炮烙,而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再辅之一“君无戏言”,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不死都得死,都不知道起初是谁有这么高明的政治头脑,弄的这么机智的死套!

时刻伴随左右的,除了太监就是皇帝,大多数时候太监基本上都处在人畜无害的境地,即使有危险也不会有皇帝的危险大,这里仅仅说的是晚清,独指慈禧太后掌权时期。

毕竟封建社会大多数时候,皇帝才是九五至尊,万人敬仰,因此要给这几个怕的人排下顺序:光绪帝必须排第一,慈禧太后虐待光绪帝也是出了名的,基本上吃饭能把光绪帝噎死(不吃也得吃),喝水能把光绪帝撑死(不喝也得喝)。

再就是恭亲王、醇亲王这些人,这些王公大臣,爱新觉罗家族的男丁,对于慈禧太后这个叶赫那拉氏家的女人,向来是内心即恐惧,又心心念念除之而后快。

剩下的大臣翁同龢、李鸿章在争权夺利上面根本排不上号,慈禧太后并不将他们视为心腹大患,只需要少加注意就行了。

网友「五味社 」发表观点
2024-03-07

谢谢邀请。

根据畅读文研院发现,慈禧作为晚清最高的实际统治者,自然是把维护个人的绝对权威放在首位,当权力受到威胁时,她不惜发动政变,比如“辛酉政变”,打倒顾命八大臣;或者“甲申易枢”,用醇亲王取代恭亲王;亦或者“戊戌政变”,囚禁光绪,自己重新掌权。而当权力稳固时,她利用权术维持政局和地位的稳定。一旦有人有“非分之想”,慈禧总能在第一时间就把他们扼杀在摇篮里,避免事态的发生。

网友「王斌兔斯基 」发表观点
2024-03-07

因为慈禧参透了封建权力获得的根本途径,叫做组织一批人打击另一批。

重点就在这个组织上,只有组织一批利益相同的人,去打击那些可能影响到自己这批人利益的人,为自己这批人获得更大的利益,才能在这个打击的过程中掌握权力。

恭亲王与醇亲王被八大臣抛弃在外,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两人要想过得好就必须唯慈禧马首是瞻,不然的话,慈禧完全可以挑唆八大臣弄死恭亲王和醇亲王。

辛酉政变中,慈禧策划了如何获得北京城内的军权,如何骗过八大臣先期从避暑山庄返回北京,然后在八大臣返京后立刻将他们或处死或流放。

还有李鸿章和翁同龢,清末有句话叫“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里的宰相指的就是李鸿章,司农就是翁同龢。这俩人一个是清末北洋军事实力的代表,一个是所谓开明派文臣势力的代表。

慈禧对这两人,那是又打又拉。李鸿章有兵,那就逼着李鸿章的北洋以一镇的实力去和日本打,让李鸿章的北洋军不但战场上失败了,民间名声也臭了。此时名声尽丧的李鸿章,能不怕慈禧吗?若是此时慈禧的组织抛弃他,他李鸿章早被人弄死了。

就这样,慈禧就在不断的依靠组织起来的一批人,去打击另一批人的过程中,将权力集中到了自己手中。

而且作为一个政治手腕高超的人,慈禧可以游刃有余的操纵着多个组织,甚至在同一组织内,她也能挑动起两派互斗,让自己成为一个仲裁者。

试想一下,谁不怕这样一个人呢?她可是随时能够让你站在胜利者一方,也随时可以让另外一批人把你踩死的。

网友「西岳顽石 」发表观点
2024-03-10

谢邀。权力!权力!权力!重要的原因说三遍,只要我掌控了最高权力,我不在乎谁制订法律,在封建社会,天大地大皇权最大。众所周知,慈禧自发动辛酉政变以来,一步步攀至权力巅峰,垂帘听政近半个世纪,她无疑就是那个当时天下拥有最高权力的人。

慈禧这个人,个人认为治国能力平平,但论玩权谋和驭人之术,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她善于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在综错复杂的关系网络中一刀切中要害,从而维护巩固自己的统治。恭亲王起初是慈禧在政治上的合作伙伴,后来慈禧大权独揽,对恭亲王说罢就罢,说用就用,可以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此翻脸无情的铁腕手段令人心有余悸。恭亲王是道光皇帝第六子,名正言顺的皇亲直系血统,说句难听的话,他在慈禧面前屁都不敢放一个。

网友「秋天里的稻田 」发表观点
2024-03-05

人们经常说的,三权鼎立。现在一般指的是行政、司法、执法三权。可在封建社会的时候也有“三权”,分别是“皇权”、“相权”(“臣权”)、“民权”。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这“三权”其实是互相依赖,且又互相遏制而存在的。提问中点出了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翁同龢、李鸿章等人,看上去其中有帝、有王、有臣,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他们其实都是臣,都是“相权”的代表。而真正“皇权”的代表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慈禧太后。自古“皇权”和“相权”的相处是有一定的规则的,这种规则的存在同时保障了“皇权”和“相权”的相对安全。真正参透这些规则的人才能够长保平安。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与臣工的关系其实是互相依存、互相利用、互相遏制。

举个例子。康熙年间,大臣们多分为索额图、明珠两派,党争不断。康熙帝也左右逢源,利用两党之争,急功邀宠,而互相打压,从而巩固“皇权”。后明珠因贪腐过甚,被下捕入狱。而明珠为求自救,竟唆使其党羽纷纷上奏,说自己意图谋反。常人看来,这岂不是自己害自己,罪加一等,且会百口莫辩?可结果却是康熙赦免了明珠,虽日后未得重用,但也官复原职。这里明珠就因为非常清楚,“皇权”与“相权”之争的规则,所以出奇策救了自己一命。首先明珠贪腐太甚,本质上已经危害到了清朝的稳定,也就是危害到了“皇权”,所以康熙帝一定要抓他。而他让其党羽上奏自己谋反,其实是告知皇帝,自己刚刚下狱就有众多同僚改换门庭落井下石,自己一旦完全垮台,“相权”就会迅速统一,而索额图就会尾大不掉。这一点才是真正威胁到“皇权”,而自己谋反一说只是树倒猢狲散,大臣们为了邀功索额图,而欲加之罪。事实也正如明珠所料。所以说在这里,无论是康熙帝或是慈禧,他们都是“皇权”的代表。并不因为他们或贤或愚,或男或女就有什么改变。只要牢牢抓住规则就能驾驭“相权”,立于不败之地。而作为“相权”的代表,只要牢牢掌握规则,也能利用“皇权”为自己服务。慈禧作为皇太后,且不论贤愚,她只要牢牢掌握了规则就能坐拥天下,傲视群臣。所以作为“相权”的代表,无论光绪帝、醇亲王还是李鸿章也只有根据规则来应对。所以就会“怕”慈禧。最后再多说一句,推翻“皇权”或打压“相权”的执行者往往是武力这个国家工具。但稳定的社会形态中永远是“政府”指挥国家工具,无论其是“皇权”或“相权”。所以“武力”的指挥权永远是一个最最敏感的问题。

网友「文史工作坊 」发表观点
2024-03-01

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翁同龢和李鸿章怕慈禧太后,在晚清,除了这些人国人谁都怕慈禧太后,因为慈禧太后象征着最高的权力——皇权。不过题主所说的这几位人物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光绪帝、醇亲王父子

光绪帝的亲生父母并非慈禧太后,他的亲生父亲是醇亲王奕譞。慈禧的亲生儿子是同治皇帝,但同治皇帝不争气,很早就死了,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慈禧太后硬是让醇亲王的儿子召进宫作为自己的亲儿子,进宫之人即之后的光绪皇帝。为了掌控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对其非常严厉,光绪皇帝自小的生活环境是非常压抑的,这也造成了他懦弱的性格,怕慈禧太后也很正常了。同时,为了稳住权力,慈禧太后对醇亲王也并不重用,而且还严防其和亲儿子光绪的来往。只是后来为了对付恭亲王,慈禧太后才重用醇亲王。醇亲王实际上是太上皇,但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窝囊的太上皇了,他得听命于老佛爷才行。

翁同龢、李鸿章

翁同龢是帝师,不过这个身份影响力虽大,但并不会给他带来多大实际权力。翁同龢最高的官职是军机大臣和户部尚书。但终究不过是臣,翁同龢在军机大臣位置上被慈禧太后一纸诏令立刻罢黜。更要命的是,翁同龢和光绪皇帝的师生关系也慢慢变差,戊戌变法时翁同龢被光绪帝炒了鱿鱼,而且是“永不叙用”,也就意味着他彻底告别了政坛。李鸿章是晚清地方督抚里面权威最高的一位,但和翁同龢一样,不过是清王朝的一位臣子,不同的是一个是中央的部院大臣,一个是地方的封疆大吏。慈禧太后非常倚重李鸿章,但李鸿章终究不过是臣子,慈禧太后行使的是皇权,无论是从体制上来说,还是从实力上来说,李鸿章都不得造次。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