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归来”是不是一个病句?

  • 太行晨曦1
  • 2019-12-20
  • 412
  • 共20人发表观点
网友「蒋继雄 」发表观点
2019-12-26

看过网络中对此词的争论,认为不正确者理由为:凯旋归来中本身带有归来的意思,而认为正确者则以“旋”字的多种解释来屈解凯旋的意思,或者是片面强调成语的约定俗成。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钻牛角尖”或叫“断章取义”,理论上是钻不住脚的。

对待任何事物我们都不能一成不变,知识也不例外。“凯旋”作动词用时,它的意思就是战胜而回的意思,可表返回的过程或途中的某一位置。

在“凯旋归来”一词中的“凯旋”,语法已转化成了名词(动词转化成了名词),只表“胜利”义,明《幼学琼林•武职》:战胜而回谓之凯旋(胜利的意思),战败而走谓之败北(失败的意思)。

网友「高山小草 」发表观点
2021-11-27

如果拆开来分析,“剀旋归来“当然是个病句。因为凯即胜利,旋即归来,凯+旋+归来 = 胜利+归来+归来。这种组合明显是一个重复累赘的病句。但汉语中很多这种词,经过几千年使用流传己约定俗成了。如客家人这个词,客:是相对于主的称谓,家:是作家、画家、佛家的家,是对这类人的尊称。词中“人“与“家“也复复累赘了。用联合词组式来分析:客+家+人 = 远方来的客人+这类人+人,从字面上解释也是重复累赘的病句。但千百年一直这样使用,早已变成为约定俗成的专有名词了,只能说是见怪不怪。汉语中类似这种拆分是病句,合起来又将错就错地使用的词很多。

网友「涛海腾日 」发表观点
2021-09-17

谢邀!这是今日在网络见到的问题。我认为很重要,应该大声、明确、严肃地回答:“是!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病句,赘句!”

在文学(或者学术、文字)方面出现的问题,应该本着事实求实,是非分明,“丁是丁卯是卯”去解决。绝不能“想当然(臆猜,随意,并不属实)" 或"似是而非”、“约定俗成”,去解释!“是”为是,“非”为非!不能模棱两可,或以误解误,以訛传訛。

为什么断定“凯旋归来”是病、赘句?首先要明白“凯”和“旋”的含义。

(一)凯kai ,自古至今只有一种释义:军队得胜归来所奏的乐yue曲。如:凯歌,奏凯。

(二)旋xuan,多义词。1,表示转动:如旋转,旋涡,旋风。2,表示不久:如旋即离去。3,姓。4,表示返回,归来:如 <凯旋>。

(以上请參考《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

“凯”与“旋”组词“凯旋”,主、謂语分明,表明一件事——即是“奏着乐曲得胜归来。”所以“凯旋”后面若再赘加“归来”,产生不必要的重复。因此说“凯旋归来”就是严重病句、赘句!

造成此病、赘句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不明“凯旋”特别是“旋”字(是归来)的含义。

二,将“凯旋”直接当成“胜利”使用:凯旋归来。

三,“想当然”。对词句不甚了了,又不加考证,只凭自己的误解去用词。甚至抱所谓"约定俗成"观点(见“悟空问答”诸答题),以为人云亦云没错。不思考谨慎用词。

四,“文革”以来多有舛误用词。应该指出由于编辑不慎,杂誌文刊中多出现过此病句,造成误解误导。

五,将“奏凯归来”错误的衍生为“凯旋归来”。

所以在写作时,用词应慎之又慎,不能随意。不然造成舛(chuan)错,误人子弟,又会贻笑大方。

???? ☘ ???? ☘ ???? ☘ ???? ☘ ???? ☘

网友「秦一农夫 」发表观点
2019-12-21

农夫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虽然从语法上讲是意思重复了,但在日常用语中,人们都已习惯了这么说,也就不算"病句"。例如:朋友之间经常可以听到"希望你”凯旋而归”,或"凯旋归来”,而决不会说,希望你“凯旋”,听起来好象是半句话。

和这句话存在相同问题的,还有很多,例如:

一,鲁迅先生的《孔乙已》文末的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孔乙已大约的确死了"。夲来"大约“是不能和"的确"并用的,一个是猜测,一个是确定之意,也有读者质疑此句是”病句"。

二,鲁迅先生在散文《秋夜》中写到:"我家后院墙外有两株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连小学生都会说,直接说兩棵都是枣树不就完了,何必啰里啰索……

三,鲁迅先生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把"似乎"与“确实"也是并列用的。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从语法上讲,似乎不通,但在日常应用中,为了加重语气,修饰,是可以用在一起的。(专家语)。鲁迅先生是语言大师,决不可能随便用词造句,所以说"凯旋而归",不算病句,读者也不会理解为”归来归来",而只会理解为"胜利归来。

网友「关注时代性 」发表观点
2020-01-31

“凯旋归来”这句成语的意思是:形容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打仗胜利班师回朝。或者是形容做什么事情,经过千辛万苦,不辞劳苦,尝尽酸甜苦辣,终于获得了成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凯旋归来用在句中不是病句,凯旋是回来,归来也是回来。凯旋做为归来的前缀,是加重语气的修饰词。

网友「小金井探长 」发表观点
2021-05-15

简单来说,“凯”胜利,“旋”归来,“凯旋”胜利归来,这个是符合字义词规的。至于“凯旋而归”“凯旋归来”的说法在民间也有流传,个别名人也这样用过,这并不能证明它就正确。如果大家都迁就这种因不懂字义而误用乱用的做法,将错就错,若干年后我们的文字词汇将会变得杂乱无章。就说眼前学生在学校念书考试吧,这种误用乱用的情况老师绝对不会给分的。

网友「高闷生 」发表观点
2019-12-20

这个句孑从逻辑推理上是错的,概念重复,但是习以为常,约定成俗,比如肉夹馍,大家都理解,如果说馍夹肉,倒糊涂。所以就不算病句,这样解释大家或许认可,认同。亠

网友「滨海情缘 」发表观点
2022-08-15

这问题不屑回答!凯旋归来,已成一个约定成俗的成语,即可分拆,又可合并!约定成俗的句子不存在病句,因为那是大家都接受的!

如果一定要分开解释这个词,凯旋应该是凯歌旋律,表示对胜利的庆祝,归来,即回来,完整解释为;演唱着胜利的旋律回来!我这样解释有毛病吗?

网友「yourande三叶草 」发表观点
2021-11-29

凯旋归来一词是从古代的“奏凯还朝”一词演变而来!古代军队特别是欧洲国家的军队,出征打了胜仗,特别是打了大胜仗且缴获大量物资,财富,俘虏。为国家挣得了荣誉和利益。班师回朝时都要列队奏军乐回城。这种高奏凯歌,甚至跳着舞蹈归来的场景叫做“凯旋”好多国家还专为得胜而归的军队设立了“凯旋门”,我们国家叫”德胜门“朝廷要派重臣出城十里迎接。所以,凯旋是高奏凯歌情绪高昂的往回走的意思。而归来是已回到了出发起点,并向皇帝或国王复命的意思。据此,凯旋归来并非“病句”且用词非常生动恰当。如若病句早被删减。

网友「用户别失望 」发表观点
2022-08-30

凯旋归来是病句

即使刮旋风而来

而不是平安而归

希望我回答正确

网友「秋实80587892566 」发表观点
2022-03-19

看到这个题目,使我回忆起一些往事。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劳动后老师让写作文,同学们都写:凯旋归来。上初中后,有同学还这么写:凯旋归来。老师点评时说,“凯旋归来”是病句,病就病在重复。看来初中老师比小学老师水平高。

对某次奥运会的报道,《人民日报》的标题是:圆满完成比赛任务,我健儿凯旋。某省报的标题是:中国代表团凯旋归来。看来《人民日报》的编辑比某省报的编辑水平高。

今天我查《辞海》,凯旋:军队打了胜仗,奏着胜利的乐曲回来。看来初中老师说得对,“凯旋归来”确实是病句。

网友「夕阳黄HZC 」发表观点
2022-03-16

“凯旋归来”这一词语的组合,我觉得不但是一个病句,而且是一个比较明显、累赘的病句。

我的理解是:“凯”字已包含了胜利的意思,“旋”字已包含了归来的意思。只要说“凯旋”,大家都明白是“胜利归来”了。如果说“凯旋归来”,不就是“胜利归来归来”了吗?

有些词语或词句,口头说说倒也无所谓,但是如果用书面、文字表述,就要讲究一些了。类似“庆祝国庆”、“清洁卫生”等等,都是不够严谨的。

如果不相信,建议您看一看《辞海》、《辞源》《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籍,查找相关的解释,肯定得到正确的答案。

网友「半支莲6 」发表观点
2021-04-02

首先确定,不管是“凯旋”的本义,还是现在的教科书,“凯旋归来”确实是病句。

凯:凯歌,是军队得胜回来唱的胜利之歌。

《周礼》规定:王大捷则令凯乐,军大献则令凯歌。

大献,就是有丰厚的贡献献于祖庙,大的胜仗。

旋:回,归。

所以凯旋的本义:即是军队得胜,唱着胜利之歌而归。

明朝程允升的《幼学琼林》是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其中《武职》篇汇集了古代军队的官职,还有描写战争的术语:

交锋为对垒,求和曰求成。战胜而回,谓之凯旋;战败而走,谓之奔北。为君泄恨曰敌忾;为国救难曰勤王。胆破心寒,比敌人慑服之状;风声鹤唳,惊士卒败北之魂。

在这里也解释了什么是“敌忾”“勤王”等。

明白了为什么不能是“凯旋而归”,下面试分析错误的原因:

一是因为不懂原义,以为凯旋是得胜义。

二是望“字”生义,以为“旋”是“旗”,唱着歌,打着旗子也说得通。

三是可能受一些建筑物的误导,如法国有凯旋门,北京有德胜门(得胜门)。望“门”生义。可以说“得胜而归”,怎么不可以“凯旋而归”呢?所以“凯旋门”翻译有问题。

四是一种习惯,中国人习惯四字句,四平八稳;总觉得两个字觉得意犹未尽。

还有一点,这个词“欺生”,你对它不熟,他对你也不熟。今天本人讲明白了,希望不要再用错。

希望以上回答对题主有帮助。

网友「徐参海阔天空 」发表观点
2021-11-16

“凯旋归来”按语法中词语结构搭配来讲,是个有病的词组,因为“凯旋”已含有“归”的意思了。

但是,语法中却还另有一法,叫“约定俗成”。也就是说,有些词语按理是有语病的,但是大家都这样讲贯了,也都明确它的含义了,就认可它“合法”了。

“凯旋归来”,正是这种情况,所以在语言运用中就当它是无病的词语对待。

网友「李中科 」发表观点
2021-11-28

我的回答:我不是文化人,但遇上了这个提问,也想谈点自己的见解。

我觉得研究“凯旋归来”这个词是否有毛病?的人真是有些太幸福太悠闲了吧!中国文字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夲就博大精神,源远流长,包罗万象,神奇奥妙!“凯旋归来”的词句也是运用己久耳熟能详,虽然字意有重复叠加,但因其表达贴意通畅顺口,而被人口语文章常用,有什么可研究的!

如果太闲,有偏好,我情愿象那个很火的小品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字作的小品:中国文字太奇怪了,中国朋友对我说“方便的时候请你吃饭。把干吃面叫方便面。请我吃饭的时侯又说他要去方便一下,却跑去了厕所!为什么?难死宝宝了”等等,也挺让人开心搞笑的。

网友「愚者84048794 」发表观点
2022-05-29

凯旋,是胜利归来的意思。而“归来”用在“凯旋”后面就显重复了。故“凯旋”与“归来”连在一起用是错误的。

网友「张永科38 」发表观点
2022-03-19

毫无疑问,当然属于病句。

<凯旋>一词的本意就是胜利归来→凯者,胜利也!旋者,归来也!准确的用法如:祝君凯旋!

若用“凯旋归来”就是重复→归来属于冗词,显示用词不简练。但由于是较普遍的通病,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网友「大悔忆智冰 」发表观点
2019-12-21

“凯旋归来”用在句中不会造成病句。

一、约定俗成。

虽然凯旋就是胜利归来,再加上归来却谁也不觉得累赘重复。

因为凯旋是文言,一般人误以为意思是胜利,再加上一个归来,也并没有重复的感觉。

二、恰巧有反复强调胜利归来的意味。

三、恰巧音节铿锵,与词义、语体相协调。

如前所述,凯旋是一文言词语,白话文里说XX凯旋,与前后文语言节奏不协调,加上个归来,不仅协调,而且效果更好,唱歌一样。

网友「深山居士韦永常 」发表观点
2019-12-21

语法上讲是重复了,算病句。但在生活中,人们都喜欢这样讲,久而久之便习以为常,所谓的 约定俗成 ,也就不再去争究病不病句了。

网友「钱塘潮湧 」发表观点
2022-03-20

凯旋本身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