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中“我看见一座座山川”有语病吗?有的话为什么不改掉呢?

《青藏高原》这首歌唱得很响,可是它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我看见一座座山川……”。山是山,川是川,川指河流,岂能用“座”?为什么不更正,是否可以将“山川”改成“大山”?既然是经典歌曲,为什么还要谬误流传?请说说你的高见吧。
  • 老张9844
  • 2021-07-20
  • 143
  • 共20人发表观点
网友「山涧小溪113A 」发表观点
2021-07-21

(原创)没有错,不用改呀。山川,是一个惯用词,山川山川,山河山河,早已被人们用惯了。例如,辈和代两个字,我上学时老师讲辈是指上一辈,代是指下一代,结果呢,之后有了一首歌,"光荣属于八十年代新一辈……",正好用反,原因是歌词作者为了压韵和顺口,着意使用的,当时虽有反响虽感不适,但由于歌曲好听,便没人在意这一字了,后来习以为常听惯了,两个字也就不在分先和晚了。人们从此开始习惯。既然是绝大多数人习惯了,那么也就认可了。认可了的东西,如果在改,也是一种多此一举吧。

在我的记忆中,歌词是,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如果是这样,那就更是不错了。

十分肯定提问者勇于纠错的追求完美精神,但在纠错的过程中也应认真仔细,可不能出现纠错而错哟!

网友「深圳游夫 」发表观点
2021-07-21

山川,其中山就是山岭,川就是河流。本来山岭用"一座座”修饰的,而河流用“一条条”或“一道道"修饰的。然而,在青藏高原的特定环境下,山岭和河流都被冰雪覆盖为一体而成了雪(冰)山,因而用“一座座”也没有语病。

网友「有话少说 」发表观点
2021-07-22

山用“座”,一座山。一座座山,山多。河用“条”,一条大河。条条大河,多条河,省去前面“一”。

山,河,也有都用“道”,山西民歌《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水即河,川。远看,许多山连成一道道曲线,所以不能说“山”用“一道道山”是错的。同样,“一座座山川”,只不过省去川前面“一道道”,为了唱起来顺口,不能认为是错的。

杜甫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鸟一般用“只”,杜甫却用“个”。这有两种可能,一,为了上下句的平仄对仗押韵,二,杜甫时代,或地方方言习俗,鸟就是论“个”。

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的数量词较简单,单数词前面用a表示,复数词尾加个s ,个别的有专用复数词。

数词,一二三,,十,个十百千万,汉语与英语没多大区别。量词,汉语就复杂多了,且十分有趣。

人包括动物:一个人,一条狗,一只鸡,一头驴,一匹马,,。

一个男人,若说成“一条男人”,就别扭了。一条汉子,汉子是男人,却挺顺口的。

两扇门,门用“扇”,一把扇子,扇用“把”。一门大炮,炮用“门”。心也用“门”,一门心思。哈哈????

网友「秋实80587892566 」发表观点
2022-09-08

《青藏高原》歌词: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其中“我看见一座座山”,没有问题;“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是病句。病就病在量词(座座)与名词(川)搭配不当。

句中“一”是数词,“座”是量词,“座座”是量词重叠,“山川”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山岳、江河。山川是个地质构造概念,有山必有川;山川是由于地质变换形成的地形地貌;山地中,岀露地表高高耸立的是山,山与山之间的跨越区地带便是川;山地,是山川相连的地貌地质构造。

山岳可以一座座,江河不可以一座座,应该一条条。

至于为什么不改正,是词作者的权限,别人只能评论,无权改正。

网友「憨夫 」发表观点
2021-07-20

这么能耐的老张怎么会想不通呢?什么叫“遥望瀑布挂前川”?因为川,离不开山。青藏高原的山上有很多冰川,山川相依,看到了山,也就看到了川,让你去写,你怎么写?自己写一首歌看看。

网友「百姓老叟 」发表观点
2021-07-21

提出“山川”有误者,认为歌词作者没文化。提出者就有文化?

歌词不同于文章,需要合辙押韵,作者要考虑到这些相关的关系。

当今认为自己有“文化”的大有人在,认为别人没有文化的也大有人在。

不是吗,有人提出毛主席的诗词需要修改 这些人,其实是不学无术的无知狂妄之流。

网友「吴家波喜鹊 」发表观点
2021-07-21

《青藏高原》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几乎家喻户晓。里面,经典歌词,朗朗上口。“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安安~川……”,这才是这首歌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是一种修饰词的叠缀,是一种对景点强烈的描述方法。不是病句。

网友「农业工作春复来兮 」发表观点
2021-07-23

歌词中“我看见一座座山川”不应该遭受质疑。其一,两句歌词要连贯起来理解:“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相连”,山与川在歌唱时没必要停顿,歌词也没必要有停顿的展现,何况唱词本身就需要流畅。其二,山川是山与山以川为媒而形成,山外有山,川外有川,大山上有小山,大川上有小川,一个小山群就是一座山川,青藏高原就是这座座小山川沟连才形成。

由此看来,歌词是没错的。改,就更没必要改了。

网友「箭上炫 」发表观点
2022-09-02

我认为从语法角度来看是有毛病的,因为山可以说是“一座山”,而川则不能说是“一座川”应该是“一道川”。而习惯上一般常把山川相联系,显示大气,也顺口,故而不需要改。

以上仅是个人的浮浅见解,如有不当,望赐教!

网友「潇湘子41563803 」发表观点
2021-07-21

宽容一点看,这是语言上的‘偏义复指’没有问题,如‘此人不懂感恩,不知好歹’中的‘好歹’偏义就是‘好’而忽略了‘歹’。

再宽容一点,语言运用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维稳’,但有时也允许‘造反’,成王败寇,造反成功,也能登堂入室。如有首歌词把心的‘骚动’生造一‘驿动’,大家都默认了,因为后者‘生’得有想象空间,比前者似乎雅一点。

网友「柳成荫LCY 」发表观点
2021-07-21

没毛病。

原歌词“我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没毛病啊。

再者,即使是“我看见一座座山川”也没毛病,古人已看了:“遥看瀑布挂前川”。

此川非彼川,川,江河也,自然不好用一座座。

青藏高原,冰天雪地,川自山而泻,瀑布也,山川一体。

如若形成冰川,自然就成了“一座座”。

网友「用户老劉 」发表观点
2021-07-21

这个吹毛求疵。终年结有冰川,看到了山就看到了冰川一座座山川沒有问题又不是没有山只有河流或冰雪,冰川再说有时山川作为一个词组也可一起使用。吃饱了撑的,日子过的太幸福了无所事事,吹毛求疵呗!

网友「启东阿哥 」发表观点
2021-10-11

不知什么时侯起,有人把质疑“老祖宗”的话作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什么“锄禾日当午”是病句,“司马光砸缸”是不可能的事,更有甚者有人把这种质疑冠以小朋友的发现。起初我对这种现象不以为然,认为只是某些人的博眼球而已。然而联系当下的一种不正常的思潮,这种质疑其实包藏了更大的阴谋和野心,他们是想从质疑古诗、古句和一些约定词语开始,达到否定中国历史的目的。他们先是从历史人物下手,怀疑中国历史上的爱国英雄是不是真的,怀疑中国历史上的罪人是不是蒙冤,从而更进一步怀疑革命先烈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对那些历史有定论党的决议有结论的反人民罪犯进行洗白。他们的这种质疑的目的就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说穿了质疑是假反国反人民是真。善良的人们应当擦亮眼睛,千万别被这种无端的质疑带偏了方向。

网友「游魚悠悠余 」发表观点
2021-10-12

歌词音乐作品,应该允许夸大,比拟,象征,等手段去体现歌曲的完美啦!事事拿诗词标准去衡量,未必合适。难不成以后人人见面打个招呼也须用旧尺陈词度量???????????????????

网友「清晨那场雨 」发表观点
2022-09-05

答:水至亲则无鱼,语不病则无趣,很多时候,除了正式场合,人们用看似有病句的语言,表达隐喻性的情感,比如那些故意用错别字的商铺招牌,生活中的谒后语竽。除了正式公文,证件竽可能涉及法律风险的场合,看似前言不搭后语的病句,为我们的生活撑起了多少情趣。有句话说的好:太当真了,清水都会毒人。

网友「为民除害h3 」发表观点
2022-08-22

山川是词,座座山是词,川不能连座,不过座座山下一就是川,所用不影响本句的效果。

网友「酒鬼诗选 」发表观点
2022-07-25

看了很多朋友的发言,大都说得对。我个人看法是:这句话就歌词而言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后面还唱到山川相连,没有问题。但是,作为日常用语,说我看见了一座座山川,就有点问题。一座座山没问题,但一座座川就不太通。尽管山和川是相连的,就比如山和树也是相连的,通常不能说我看到一座座山树。

网友「洒脱饺子Q 」发表观点
2021-07-21

《青藏高原》中,我看见一座座山川,有语病吗?为啥不有错就改?遥望瀑布挂前川,山是平地而起的自然景象,川是与山之间地貌的概括,它们是夲质上的区别,山川大地就是全部的地理的总称。山川平地平野,川,是纵横交错的河流,只要作者把歌词写的押韵就行了,不影响大的格局,我看就这样吧!因为韩红己经把此歌唱红了!

网友「s劉老大 」发表观点
2021-07-25

谢谢!我不是很有文化的人。但是认为。看见一座座山。说明三连山有很多山。然后又看见一座座山川。山里面不是一排排的。他有高有低有悬崖。就像这个川字一样。不紧凑。跌宕起伏。看看娃娃都有。很美丽的山川河流。

网友「未央 」发表观点
2021-07-21

学会断句就没有语病了,“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 一座座山,川相连。”。

作者大概的意思是一座座山,一道道川,写的时候隐去了“一道道”。

个人拙见,仅供参考。有不同意见可以讨论[害羞][害羞][害羞]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