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悟道后,为何还要躲在猎人队伍中十五年?

六祖慧能在弘忍大师处悟道后,为什么还要在躲在猎人队伍中十五年?难道只为躲避追踪?
  • 月禾333
  • 2024-01-24
  • 20
  • 共13人发表观点
网友「刚日读史 」发表观点
2024-02-01

六祖惠能,俗姓卢,唐朝时的广东广州人。【原是新州人(今广东新兴县),后搬迁到广州的】

一天,惠能担柴到街上卖,偶然之间听到有人念诵金刚经而悟道,之后,惠能回家拜别老母,前往湖北黄梅县向弘忍大师求道,弘忍大师知道他已悟道,估计考考他,说是你岭南獦獠,怎么能成佛呢?(獦獠,唐朝时人对岭南少数民族的鄙视称呼)

有两个小和尚一边念着神秀的佛偈,一边讨论着路过碓房,正在锺米的惠能一听,就摇摇头,嘴里说声:可惜了,未能见性。两个小和尚一听到,立马嚷嚷说你个獦獠懂什么,惠能心领神会的说,我有一偈,作得比他好。

两个小和尚就把惠能带到那走廊上,走廊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一名叫张日用的居士听说惠能不识字,又要作偈,便自告奋勇的来执笔。

只听惠能吟出了那首经典的千古名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佛偈一出,众人惊奇不已,议论纷纷。弘忍大师一见此佛偈,即明白惠能就是他的衣钵传人,怕有人害惠能,直接走到墙边,擦掉了那首佛偈,说也并未见性,并叫众人多多根据神秀的偈子修行。

第二日,弘忍大师偷偷走到碓房问了惠能几句,又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会意,当夜三更即偷偷潜入弘忍大师的房间,弘忍大师即为惠能讲解金刚经,令其大彻大悟,又为其印心。(印心,佛家术语,即明悟者以自己的心,印证别人的心)

(惠明剧照)

惠明和尚原是个将军出身,体力好,脚程快,在大庾岭快人一步追上了惠能,惠能见跑不过他,当即把衣钵丢在石头上,自己跑到旁边的草丛里躲起来看着,惠明看到衣钵,就想拿走,谁知,衣钵竟然像长在石头上一样,纹丝不动,无论他使出多大的力气都拽不动衣钵,急得连忙大喊:“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惠能听他这样说,就走出草丛,把惠明点化开悟了。

“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六祖坛经》

开悟后的惠明回到山脚下,正遇到几百个同门师兄弟或师侄来寻惠能,惠明随即骗他们说,刚刚登山看了,没有看到拿了衣钵的那人在上面,到别的地方找找看,几百个光头就闹哄哄的四散而走。

这就是道统之争。

再后来,惠能走到广东韶关曹溪地带,遇到了一伙强盗,东躲西藏下,被一队猎人所救,之后,惠能就待在猎人队里生活。

在猎人队的5年里,他一边修行一边看准时机说几句佛法。

原来,惠能明心见性后,只是见道,看到了修行的路子,那时候叫觉者,并未成佛,还需要修行,即佛学上的悟后起修,只有修炼完满,证道后才叫成佛,也叫觉行完满。因此,他在猎人队的那段时间里,一直都在苦修。

这就是第二个原因,5年苦修。

第三个原因就是时机了,弘忍大师送走惠能时,就跟他说过,禅宗不宜过早宣传,机缘未到,你先修炼好,把自己打造成一代宗师先。

“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六祖坛经》

公元667正月初八日,惠能去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出家受戒,第二年春,惠能去了曹溪宝林寺(今南华寺),在此地把禅宗发扬光大,他门下得道的弟子无数,成为佛家影响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位祖师,即把佛法本土化,并且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学说,整理成了唯一一本中华佛经——《六祖坛经》。

中国文化上之所以有禅宗,全是六祖的功劳,而禅宗也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本土化的佛法,后人评论广东伟大人物时,把六祖与国父孙先生相提并论,足见其伟大!

公元713年,八月三日夜,惠能祖师在故乡新州国恩寺坐化,留下一副金身舍利,如今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禅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瞻仰一下祖师的风采。

文:梁生

网友「达文有话说 」发表观点
2024-01-24

都说佛门乃清净之地,但在那个年代,佛门可是一点儿也不清净。我们都知道,官场上关于权力的斗争十分惨烈,但你可能不知道,佛门里面明争暗斗的惨烈程度,可一点儿也不比官场上逊色多少。

话说,弘忍禅师在自己的道场——湖北省黄梅县冯茂山东山寺召集各大弟子进行传法。此次传法,弘忍禅师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纠正佛门弟子们为了得到福报,功利化修行的歪风邪气。

另一个就是,五祖弘忍已至暮年之时,他有意通过此次传法,挑选一位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将自己的衣钵传给他。

弘忍禅师在传法的这天聚集起所有的门人,发表了一通演讲。

于是,弘忍禅师说完,大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神秀。

然而,在大家的注视下,那神秀却一直坐着没动。大家一看神秀坐那不动,也没人敢出来写佛偈。因为众僧都知道自己的斤两,连他神秀都没动,谁敢出这个头?

说起神秀,他可是五祖弟子中首屈一指的高僧,也是大家所公认的禅宗接班人。本来神秀也觉得自己肯定会接五祖的班的,但他听到五祖没有直接宣布接班人,而是让大家写佛偈,再考虑到五祖平日不拘一格的行事风格,他的心里顿时就打起了鼓,觉得事情没有之前自己想象的那么乐观。

然而,神秀转念又一想,在座的众僧中,大家什么水平互相都很清楚,除了自己谁还有资格继承祖师的衣钵?我可能想多了,祖师这么做,一定就是想让我当众露一手,好名正言顺地接他的班。

所以,神秀并没有急于表现自己,而是结合平生所学所悟,在心中不停地打磨,直到入夜后,他趁大家都入睡,才悄悄地在墙上写下一首佛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五祖弘忍的一番话,像一盆冷水,将他的心浇得冰凉。

看着神秀失落的表情,弘忍禅师安慰他说:“别灰心,要不你回去好好想想,再重新写一首,我再决定是否将衣钵传给你。”

还重写一首?参禅不像写诗,哪有那么容易啊!那首佛偈所凝结的是神秀毕生所坚持的理念,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想短时间做个急转弯,哪有那么容易?

神秀拜别弘忍禅师后,就把自己关在禅房中悟道,然而,不管他如何绞尽脑汁,也没能写出一首更高明的佛偈。

此时,就在神秀在禅房中苦思冥想的时候,五祖寺中一个杂工正拿着扫把站在神秀的佛偈前呆呆地出神,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这个杂工,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六祖慧能。慧能当时在五祖寺打杂,负责扫地舀米,并没有正式剃度修行。

不仅如此,慧能不认识字,他是在听人诵读了神秀的佛偈后,觉得神秀的佛偈并没有见佛性。于是,他就根据自己对佛性的理解,也想出了一首佛偈,请他人替自己写在了墙上。

慧能的佛偈,大家应该很熟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指”,指的是一个概念。

比如,我一说“葡萄”,你的脑子里马上浮现了“葡萄”这个概念,它是你把你见过的、吃过的那些,红的、绿的、紫的,所有葡萄进行抽象的一个集合。

“能指”,它指的是一个符号的物质部份。

比如,我说“葡萄”的时候,声带所发出的“葡萄”这两个字的发音,或者写“葡萄”这两个字时,产生的文字笔迹。

符号的结构虽然能够拆分成了“能指”和“所指”,但是,我们在实际运用符号的时候,能指和所指却是不可分的。

这就是为什么说:“没有“所指”的“能指”没有意义,而没有“能指”的“所指”则无法想像”。

没有“所指”的“能指”,就像让一支猴子拿着画笔在纸上乱画的图案,或者是机器工作时随机发出的一串声音。它们没有指向,没有任何意义。

没有“能指”的“所指”之所以无法想像,是因为任何的概念,必须要承载于可以被感官感知的物质形态之上,比如声音和文字。

就说“葡萄”吧,只有你我都见过“葡萄”,也吃过“葡萄”,我们才能坐在一起聊“葡萄”这个概念。

这时候问题来了,如果我只见过和吃过“巨峰”一种葡萄,而你也只见过和吃过“红宝石”这一种葡萄,这时候我们一切聊“葡萄”时,我说葡萄有籽,你说葡萄没有籽。我说,你那没籽的不是葡萄。你说,我那有籽的不是葡萄。到底谁说的对呢?

很显然,对于“葡萄”这个概念,我和你的“能指”是一样的,但是“所指”却是有差异的。这是因为,在我们把对“葡萄”的经验转化为一个符号的过程中,就必然要对其进行简化和抽象。

我们将一种藤本植物结出的一串串的,圆圆的果实抽象化,统称为“葡萄”。咱们要在“葡萄”这个话题上聊下去,就必须在对“葡萄”的认知上达成共性——你得迭代对葡萄的认知:有籽的也是葡萄;我也得迭代认知:“没籽也是葡萄”。

这导致了“葡萄”这个概念在传播过程中含义的增加和边界的模糊。

人类自从创造了语言和文字这些符号,然后对开始对自然界中我们所有能感知到的事物逐个进行了命名。每一次命名,都是对事物的简化和抽象。这就产生了失真。

更糟糕的是,符号在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中,不得不面临含义越来越丰富、边界越来越模糊的结局。符号永远无法完全描述我们真实的经验,经验与符号永远存在差异。因此,所谓的参禅修行,其实就是为了破除一切理性概念,让自己达到明心见性——即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的境界。

参禅即“悟道”。“道”,即是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悟”,是过程也是方法。慧能与神秀在佛偈中争辩的就是“悟”这个方法——得道的法门是“渐悟”,还是“顿悟”呢?

很明显,神秀是渐悟派。神秀的佛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咱们一句一句进行拆解: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菩提在梵语中是觉悟、智慧、佛性的意思,所以,神秀把人的身体比作是开悟的场所,将心灵比作是一面镜子。

神秀的意思是,人要想参悟得道,首先应该心净——“六根清净”。

其实,“顿悟”并非是慧能的独创。中国南北朝时期,精通汉文和梵文的鸠摩罗什翻译了大量的印度佛经,其中就有一部《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的“佛性论”认为,人人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潜质。成佛,就是让自己潜藏着的佛性显露出来。

对于大乘佛教来说,修行的主要目标就是领悟佛性。那既然是修行,总要有一个过程吧?但这个过程是一瞬间完成的,还是分阶段进行的呢?

中国早期的佛学家们,认为佛性显露的过程很漫长,就给修行分成了不同的阶段。

比如,到什么程度算入门,到什么程度算小有成就,什么阶段是大彻大悟。在不同的境界里,又设计了针对性的修行法门。这就是通过慢慢将镜子擦拭干净来显露佛性的“渐悟”过程。

然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个叫竺道生(也叫道生)的高僧,他通过阅读鸠摩罗什翻译的印度经书发现,佛性是不能用理性语言正面描述的。

竺道生说,既然佛性都不可描述,那么,就不能把顿悟的过程按阶段划分。所以,竺道生就提出了一个“顿悟成佛”的观点。

然而,竺道生的这个观点并没有流行起来,因为它对当时中国的佛学界太具有冲击力了。很明显,五祖弘忍和慧能,都是支持竺道生“顿悟成佛”的观点,然而,五祖弘忍很明显并没有公开宣扬这种观点,所以他才偷偷地将衣钵传给慧能。慧能也是遁隐了五年,才敢剃度出家。这是为什么呢?

弘忍和慧能怕什么呢?

弘忍和慧能害怕什么?难道是神秀的势力太大?

其实并不是,要加害慧能的并不是神秀,而是认同“渐悟”理念的无数僧众。这是因为,在佛门中,理念和利益是高度绑定的。“顿悟”派的理念,严重威胁到了“渐悟”派的利益,他们不允许祖师的衣钵传到“顿悟”派手中,让“顿悟”派成为禅宗的正统。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你可能不知道,古代寺庙不仅是一个和尚修行的场所,它还是一个富甲一方的财团。

从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中华大地战乱不断,君臣相杀,父子相残的大戏轮番上演,士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但生逢乱世,儒家的那一套入世理念根本就行不通,所以,他们难免产生厌世之感。

这时候,人就需要信仰作为精神的支撑。

然而,孔孟的儒教回避生死,道教呢,倒是有一套修仙的体系,但是他们追求长生不老,本质上还是用否定死亡的方式解决生死问题,严重缺乏逻辑。

这时候,印度的佛教从丝绸之路被带来了。佛教的那套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的学说逻辑十分严谨,一经传入中国,就在上层社会流行。

达官贵人们怕自己堕入地狱,怕子孙食其恶果,于是遂向慈悲的佛,求其怜悯。不仅如此,他们还为和尚们分了大片土地建筑佛教寺院,并免除他们的赋税杂役,并且捐钱捐物。

寺庙坐拥大量土地,他们的收入又远远高于消费(出家人有戒律约束,生活不允许过于奢侈),所以,他们的结余钱款除了要救济贫民外,还用于民间放债取息。

所以,从南北朝到隋唐,佛教寺院越来越富,拥有的土地也越来越多,以致于老百姓纷纷抢着出家,朝廷不得不出台出家人必须办理“出家证书”的政策,这个“出家证书”在古代叫度牒。

网友「心灯如是 」发表观点
2024-02-02

报刊亭的大爷,和我聊六祖慧能悟后起修的事,说的天花乱坠,我只好买了一本《故事会》。

我家楼下有个报刊亭,常常我都过去买买水,买份日报看一看。守报亭的是个大爷,这个大爷经常和我聊天,说话也挺有智慧。

有一次,我问他:六祖悟道后为什么还要躲在猎人队伍中15年。

这就是知见上明白了,但是功夫上还是没有做到。需要做的事情还非常多。

一个人以为自己明白了,可是有时候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忽然间就不明白了。

所以王阳明说需在事上磨就是这个意思。你不到具体的事情上去磨砺。

你的智慧是等于你打游戏领了一个宝藏技能,但是一直都不起用。没有意义。

智慧是拿来干嘛的呢?如果他有用当然是要拿来帮助你解决生命的问题。

我说:智慧启用就是要在事上去磨吗?

他说:你为什么听有些学佛法的人常常讲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很适合人来修行。

或者说红尘好修行。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太不完美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太糟心了。

古人说的好啊,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十件事里面有八九件是不如意的。

如果这颗心没修好,一辈子一定会痛苦,烦恼,压抑,郁闷,没个尽头,一直到死不得解脱。

人大概过了三四岁,就开始有烦恼。到长大会遇到各种各样能让人崩溃的困难和灾难。

还有些人看似没有什么灾难,但是他在长年累月的一种压抑当中活着整个生命都是一种灾难。

怎么样在这些喜怒哀乐里面,在这些灾难里面,在这些遇到的各式各样不如意的事情里面。

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定力。这就是六祖要到猎人队里去搞十五年的原因。

如果他一直安住在这个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知见高度。然后急急忙忙出来讲经讲法,那绝对是一场灾难。

他的伟大就是毅然放下包袱。深入瘴气丛生,野兽出没,生活艰难的山区。

他这个还不只是受苦,他还有很多风险有生命危险,所以他这是真正的苦行。

我问:须在事上磨,磨的是什么呢?

他说:磨也有几种,一是磨掉习气。

一个人呢,即使是很有智慧了,也还有习气未除,这些习气。是天生就具有的,很难消除。如果不在事上去磨是消不掉的。

打个比方啊。我们一般听到动听悦耳的声音,自然就开心,听到厌恶的噪音自然就烦躁,这就是习气。

有一天你发现即使是悦耳的声音和烦躁的声音都是一样,只不过是一种声波而已,是你自己的心在随着他动,随着他去做定义。而产生了是非好坏的分别和烦恼痛苦。

可是即使你懂得了这个道理你依然做不到,因为你这个习气你自己无法解决。

有时候你觉得你脾气很好,别人打你一下或者骂你几句,你也不会当回事,这时候你自以为是你洋洋得意以为自己得道了无我了。

那也许是你没有遇到更可怕的事,当你搞不好遇到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别人捅你两刀或者夺走你的一条手臂。

或者坑了你几百万。你这个时候的心态是怎么样的?你是不是还在如如不动,还能忍辱还能看空,这都不一定了,

所以说要在事上磨。这个概念就很大了,很广大,因为你遇到的事情是有限的,你不知道自己的定力能应对什么样的事情?

有很多人修行修了几十年,修的脾气非常好看上去像一尊菩萨,红光满面,和蔼可亲。连说话都不带大声的,

我们说情绪已经调理的很靠谱了。可是别人一句话,一个眼神,内心就要翻天覆地。

这是什么道理?因为你还没有到这一步。你必须从每一件事,每一个念头扎扎实实的干下去。

这些功夫可不是靠嘴说出来的。最后能够做到须臾不离,打成一片。全部都能转化,这才可以算是成功的。

到这一步,六祖才敢挤到人群里说出那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要不然呢,别人对他一顿点赞,他心就动了。别人请他开坛讲法,他就嘚瑟了,那可不行。他必须要做到如如不动。

所以那句话说的多好,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高高山顶立和深深海底行,我们看上去这两句话是隔着天远地远的,但实际上你行下去却是合在一起的。

你深深海底行的每一步,其实都是高高山顶立。你要用你的定,你的慧,去把你的生活,

你的行住坐卧,你的一动一念,全部融会贯通。也可以勉强叫做知行合一或者说天人合一吧。

这个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识,不是百度百科,它是个觉知,是个朗朗清明的觉知。

你只有把这个觉知和你的行住坐卧和你的生命全部融汇在一起的,合一了。才有办法做到如如不动。

网友「静心匠道 」发表观点
2024-01-31

从开悟到证悟,“悟后实修”极为关键。六祖慧能藏猎山中十五年载,所经历的种种社会磨砺,才是他发扬光大禅宗的关键。

六祖惠能大师,俗姓卢,他是汉唐时期唯一以獦獠之卑、樵夫之职,不识文字却悟最上乘佛法,得禅宗衣钵传衣,开创中国禅宗盛世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记载浓缩在四万余字的《坛经》中,其闻法-求法-开悟-悟道-传道过程,是后世人修禅和学禅的一个重要参考。

一直以来六祖闻法和开悟的过程,其妙答五祖弘忍大师,“人不分南北,佛性不分南北”,还有舂米的回复,最终以一首《菩提偈》,被五祖弘忍深夜传经,在闻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开悟,在开悟后说出了“迷时师渡,悟时自渡”,这些经历,世人都耳熟能详。

但是他从开悟后到证悟的过程,知道的人却不多,这个重要的过程,在坛经中的《行由品》仅用四千字介绍。

因文献记载的简约,使我们很难了解,六祖开悟后到成为一代宗师,期间经历了什么样的蜕变?在诵读《行由品》时,会发现内容:六祖的衣钵后,五祖让其速归,并未为了避免他受到伤害,五祖嘱咐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在躲过了数次命若悬丝磨难后,六祖慧能大师,在广东的四会山中,藏匿在一只猎人队伍中,历经了一十五载,在机缘成熟后,六祖感“不可终遁,尚需传法”,毅然抛却了生死观,徒步到了广州弘法。

六祖从开悟到弘法,建立禅修风格更为关键的,正是这十五年的“藏猎”经历。那么六祖慧能到底是否有“藏猎”过,他“藏猎”有经历了什么?

为何这样说呢?

首先顿悟后还需要守正

一直以来,人们对禅宗认知,都知道“禅”以顿悟见称,从释迦摩尼沾花微笑,到达摩的“直指人心”,在众多的禅宗大师的典故中,都会强调顿悟,但是顿悟后如何,又经历了什么,较少提及。其实禅宗虽然提倡顿悟,可顿悟也是以实修为根基,

同时禅宗除了强调顿悟,更强调“悟后起修”,可既然已经开悟了还需要修什么?

其实说白了道理很简单,类似于人必须吃饭,但是吃完饭以后,你还得消化,只有经过消化才能把饭转化为自己所需的能量,或者就是有人告诉你一件事该如何干,但是你虽然知道道理和操作方法,可你没有实际操作过,就是纸上谈兵。需要经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才懂得其中的奥妙,

正如轮扁斫轮的典故一样,轮扁到了七十岁还在制作车轮,但是车轮的知识和技巧,他虽然都告诉了儿子,儿子如果不自己亲手制作车轮,熟练掌握其中的技巧,即便是知道了道理,其实也无法完全掌握制作车轮的巧妙。

禅师顿悟后,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经历实修,把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智慧转化,那么开悟就像是一个空中楼阁没有根基。

所以历代的禅师或者是经历了闭关,或者是机缘成熟的顿悟后,依然需要经历一个证悟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因人而异,但却是悟道的必经阶段。

六祖虽然出身卑微,可其根性为上上人,只是简单听完经典即得悟。可即便是如此根性,六祖依然强大“悟后起修”,所以他历经了十五载,隐匿在猎人队伍中,正是要完成对心性的磨练,把开悟的智慧融入的生活中,在生活磨砺中完成禅宗“历境验心”。

其次:和光同尘,待时蓄德

禅虽然讲究心心相印,但六祖围绕衣钵传承,却数次出现了命若悬丝的危机。虽然吉人自有天相,多次巧妙的化解了,但是五祖也知道传衣之争,将会影响和阻碍,禅宗发扬光大,所以五祖才嘱咐慧能大师,“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

六祖自开悟以来,便在没有待在五祖身边学习,强化开悟后必须的实修,这里既有六祖的无上慧根,也因为五祖独具法眼,不拘一格的把禅宗的衣钵,传予一个来自南方的慧能,

这在当时的看来,五祖的决定是惊世骇俗,五祖深知这点,所以为了保护六祖,让他速速的归去,并且嘱咐他,暂时韬光养晦一段时期,可即便如此,依然是出现了大庾岭的追逐,哪怕六祖走了了曹溪,依然会被追逐。甚至还出现了张行昌行刺一幕。

五祖在送六祖到九江驿时,就授予六祖一段偈言,就八个字“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并且还嘱咐六祖快快离开,“汝今好去,努力向南”。可见六祖的隐遁于山林中,也是遵从五祖弘忍的嘱咐,

这段时期,可谓是六祖最危险最艰难的时期,也是考验六祖的大志向的时期,在生死之间的考验中、六祖要面对的各种冲突,避入深山遭遇大火,张行昌行刺,但这些并没有让,六祖起一丝的嗔恨,

其三:怀器圆融,待时弘法

六祖一直没有忘记五祖同样叮咛:“佛法难起,不宜速说”。他“藏猎”的一切,为了还是把禅宗发扬光大,其中虽然有避祸,但是更多的是在怀器待时。

六祖“怀器”表现,是在十五载的生活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虽然此时他并没有剃度,但是他却以个一个禅者要求来轨范自己的行为,他更没有忘记衣钵传承的使命。

在猎人队伍里,他会随缘和与猎人说法,猎人让他守猎网,他会悄悄的放走。到了吃饭时,面对猎人的肉食,他只是在吃青菜。并且,他虽然是开悟的禅师,却不嫌弃猎人粗鄙,而他的悄悄放生行为,并没有因为自己和猎人在一起,而忘记了慈悲行;

最难的则是素菜,在荒山之中,要不只能自己种菜,要不只能吃野菜,而面对猎人的规劝和诱惑,他能够坚持下来实属难得,由此,可见六祖完全做到了知行合一。他用觉知照耀自己的觉行,有反复磨去自己的习气,明白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而在这些的磨炼面前,试想今天有多少人能够熬的过去,

更重要的就是,六祖并没有放弃弘法的念头,在久居深山后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在机缘成熟后。他毅然的抛却了生死观,走出了山林,冒着被再次追逐的危险,寻找弘法的机缘,对此《坛经》记载:“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而恰好的一阵风,让禅宗由此大盛,可见凡事都需要静待时机,只要你足够的发奋,天地间自然会给了一线机缘。

网友「知心人说历史 」发表观点
2024-01-31

六祖慧能(也称惠能),是唐朝著名的佛教改革者,中国禅宗实际上的创始人 我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思想家。他虽然目不识丁,却在24岁时,以行者之身,成就佛道,因遭人追杀,被迫隐姓埋名15年,以待时机成熟出山讲道。

慧能将达摩撒在中国的“禅”种培育成了参天大树,并使之蔚然成林;是他实现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玄学佛教生活,贵族佛教平民化。是他对传统佛教进行了重大改革,高举“顿悟成佛”的大旗。他所创立的禅法,成了汉传佛教的代名词--所谓中国佛教,其特质就在禅。

乾隆帝知道眼开禅师是开悟的祖师,要封他当国师。眼开禅师展颜一笑,双腿一盘,两眼一闭--圆寂了。

这就是禅,禅的智慧,禅者的态度,禅者的风采。

慧能从一个不识字的樵夫,成为享誉青史的一代宗师,被西方人称作“东方耶稣”,这个独特的历史现象,很是令人回味!

佛陀智慧,再一次被中国樵夫所证明

当年,悉达多太子,在一株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发誓说:“不成正觉,不离此座。”然后,他进入了甚深禅定。

六祖以后,为什么没有了七祖?

灵光一束透寰宇,菩提几分悟人生。

24岁的卢慧能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师父弘忍大师会将达摩祖师从印度带来的象征释迦摩尼佛心印的袈裟,传给他这个尚未剃度出家的毛头小子。

慧能匍匐在地,声音哽咽地说:“师父,我当初来东山寺求法,是因为心中向往彻底的解脱,而不是为了做什么六祖。”

弘忍大师将他搀扶起来说道:“慧能,你要知道,禅者追求宇宙人生的真谛,绝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解脱,更应该去觉悟他人,共赴大道。”

禅宗是心与心的交流、感应和沟通,善用机缘,引发弟子自证自悟。自古以来,诸佛所传授的只是本心,历代祖师秘受的是对自性的解悟,真正的佛道是无形无相的,这袈裟是有形之物,容易引起是非争端,从你开始,只传心法,不再传有形的衣钵。”

这也是六祖以后没有七祖的缘由。

那又为什么六祖慧能要躲在猎人队伍里十五年呢?

弘忍大师又对慧能说:“历代祖师传法,都命若悬丝,十方危险。现在,禅宗的衣钵传给了你,而你过于年轻,修行日短,资历太浅,地位低下,恐怕难以服众。所以,你要赶快离开,免得召来杀身之祸。”

慧能拜别弘忍后,回到家中,果然有很多同门师兄来找,说他偷了寺中袈裟,钱来索要。慧能知道在家中住不得,又拜别母亲,来到粤西北怀集、四会一带,恰是师父弘忍大师说的带“怀”和“会”的地方,于是就隐藏起来,混于猎人队伍中,一边藏匿,一边度化猎人。

这就是慧能为什么混迹于猎人队伍里15年的原因。

六祖慧能的语录被后人尊称为《坛经》,这是佛教除释迦摩尼所说的语录之外,唯一被称作“经”的佛学著作。近代历史学家钱穆也认为,它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白话文作品。

网友「老顽童144773571 」发表观点
2024-01-25

一是时处初唐,世态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尽管此时宫廷争斗激烈,但经济社会几乎没受什么影响,百姓生活怡然自得,此时说佛法,没有更多的人要听,五祖弘忍大师,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于是对六祖惠能有嘱托: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二是五祖可能考虑到,以惠能尚未出家的行者身份,得衣钵后,其他弟子有不服者,恐害其性命,所以嘱咐惠能佛法难起,不宜速说。

三是五祖还可能考虑到,六祖惠能虽根器大利,毕竟不识字,对佛法的消化、吸收,也需要时间。

四是六祖惠能躲在猎人队伍中,是因为“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伍中“,常常给猎人说法,自己也不断精进,不知不觉就过了15年。此时,惠能对佛法的顿悟日渐圆融,觉得时当宏法,不可终遁,于是出山到广州法性寺,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之语,使一众骇然,于是印宗法师为惠能剃发,并拜惠能为师,惠能便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尝试着回答,错误在所难免,请方家批评指正。谢谢!

网友「小眼姜小六 」发表观点
2024-01-27

六祖在五祖那里呆了8个月,加起来总共就见了4次面,因为一个无相偈,决定传衣钵给他!

六祖在五祖讲解《金刚经》时大悟!临行前告诉他说:佛法难起,不要着急弘法!

六祖躲到猎人队,是因为五祖的有些弟子,不服气一个文盲得到祖师位,要夺回衣钵让神秀大师来做六祖!

其实六祖有几次都差点被这帮人所害,六祖也只能听从五祖的教诲隐藏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1,为了自身安全问题,

除了自己的师兄们的迫害,还有些江湖人士听说衣钵的事在抢夺。

2,证悟佛法,

在五祖那里他是开悟,只是理上的开悟,还没有时间证悟,证悟需要践行,亲自修行。在猎人队,这样就有机会释放被捕的猎物。释放猎物是其次的,关键的是练就教化人的功夫。

如果连依靠捕猎杀生维持生计的莽夫都能开化,还有什么不能教化的呢?

3,等待时机,

五祖临行前就告诉他不要着急弘法,因为禅宗到他这里才六祖,受众还很少,其实在十五年间神秀大师北渐法门给他打下信众的基础!

这才造就了后来很多人顿悟,有些人认为只要听六祖说法开示就能顿悟!

坛经有记载,那些大悟的在家人几乎没有,记录的大都是出家人,已经修行了很多年,卡在某个点上,六祖一点就开悟了!

其实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认为开悟是一下子的不需要下功夫,这也是后来禅宗在中国盛行的原因。其实六祖说了,此法门为最上乘根性的人所说!现在想想几千年来才出了几个像六祖这样根性的人呢?

总结上面3点说明了六祖躲在猎人队伍里15年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知你是否认同我的回答? 赞同的话点赞+评论+转发,让更多的朋友看到! 谢谢!

不赞同欢迎评论指导,向你学习!

网友「实说历史 」发表观点
2024-02-01

据史料记载,六祖惠能,俗姓卢,生于唐贞观13年,原籍河北高碑店。其父卢行韬,曾任唐太宗的监察御史,后因得罪朝廷而多次被贬,最后贬谪到岭南新兴县为百姓。惠能是父母老来得的独子,既无兄弟,也无姐妹,出世三岁就死了父亲。“惠能”这个名字,野史传是他父亲请一个过门乞食的和尚给起的。父问和尚何以名为“惠能”?和尚说:“惠能者,即上惠下能也。上惠,以法惠众生;下能,能作佛事。”父亲即合掌致谢:“阿弥陀佛。”

2.第二个阶段

六祖悟道的第二个阶段,见于他针对神秀禅师所作的“菩提本无树”一偈。

神秀受五祖吩咐,苦心费力地作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因为不自信,趁夜静更深,偷偷地把它写在步廊的墙壁上。对神秀的偈子,五祖的反应是: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祖三更唤秀入堂,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两天后,六祖在槽厂舂米,见有一位童子在唱诵神秀的偈子,一听便知神秀“此偈未见本性”,于是央求童子带他来到廊壁前,也作了一首偈子,请人代书在神秀偈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一阶段,六祖证悟到了什么呢?证悟到五蕴皆空,也就是说,执五蕴为实有的坚固妄想(属俱生我法二执)已经被打破了,俱生我法二执随灭,即不受尘境之污染。“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虚空粉碎,大地平觉”。这是开悟的重关景象。

二、六祖悟道后的六个生活境界

今依据《法宝坛经》,说明六祖惠能大师悟道后的生活境界:

1.侮辱不以为耻:慧能大师从广东到黄梅的时候,五祖弘忍才见到他,就讲了一句非常伤害他的话,五祖弘忍说“南方人是獦獠”,就是还没有开化的人,而慧能大师并不以为这是可耻。他是悟道的人,因此有这样的修养。

2.卑屈不以为贱:慧能大师在五祖弘忍的门下,在磨坊里推磨、舂米,所谓“腰石舂米”,即使脚受伤了,一样随众作务,任凭怎样卑屈的工作,他也不认为下贱。因为在悟道者的世界里,工作是神圣的,为众生服务更是责无旁贷。

3.艰难不以为苦:根据《六祖坛经》记载,慧能大师一生充满艰难困苦,到处被恶人追逐,魔难重重,就是隐居在猎人群里面,和猎人为伍,一住就是十几年,他也不以为苦。因为,悟道的人,苦不算甚么,你认为很卑贱的,在他认为很尊贵;你认为是可耻的,对悟道的人来说,这些都不足以挂碍在心上。

4.恩宠不以为荣:“侮辱不以为耻,恩宠也不以为光荣”,六祖慧能大师在世的七十多年岁月里,他的前半生虽然充满魔难,后半生则是倍受荣宠。例如,则天太后请他上朝,赐给他袈裟,请他到朝中供养,用黄金绣成袈裟、用黄金铸造的钵来供养他,乃至于讲经的经盖,都是用宝贝、珍珠串成的,每次赐给他绢布、绸缎,都是几百匹,甚至于国家把他以前新州故居重建,改作国恩寺,六祖慧能大师也不以为荣宠;因为外在的荣宠于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5.迫害不以为意:六祖慧能大师一生受到的迫害无数,光是行刺他的就有三次,虽然命如悬丝,但他“为法忘躯”,不以被恶人迫害为意。

6.度众不以为烦:慧能大师一生说法、传法,他对真理无比的热情,从来不知道何谓灰心。所以,一个悟道的人,他本身对众生,对真理感到有一种责任感;悟道的人,他觉得自己有力量来担当;悟道的人,不但不向佛菩萨求消灾、增福,甚至于求菩萨把一切众生的苦难都由他来担当。为什么?有信心的人就有力量,悟道的人,东南西北都是安乐的净土。

网友「自在始于减法 」发表观点
2024-01-24

五祖弘忍大师独具慧眼传衣钵于六祖慧能,在当时完全是大家不能接受的事实,从惠能大师的出生经历以及资历来说都不可能,一定会引发质疑和风波,而衣钵有时又象征着权利和利益,多少人在角逐,在争斗中会有伤害,慧能大师虽有慧根,但当时的社会根基太浅,不利于弘法。

网友「水灵173515282 」发表观点
2024-01-25

以六祖‘顿悟自性,见性成佛’为代表的禅宗的传播,不仅是中国佛教的典型,而且是佛法的心髓,成道的关键。自达摩初祖航海东来,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为其禅法的标志;五传至六祖惠能大师,一花五叶,心心相印。六祖以朴质简捷、清新明快的传教风格,创顿悟成佛之说,从而使顿教法门,风行天下。他的流风余韵,影响深远,曾发展成为各具特征的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家宗派,陶冶龙象,人才辈出,使后世学人能舍末究本,一门深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从现实生活中,直接体认本具的无住心态,去除妄想的系缚,获得解脱的喜悦。

六祖惠能大师广东新州人(今广东新兴县东),三岁丧父,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因闻客诵金刚经,心便开悟,投奔到五祖弘忍禅师门下,做舂米之类的粗活。在五祖选嗣法弟子的过程中,他道出了得法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由于悟境超异而继承了顿教衣钵,成为中国禅宗的第六代祖师。五祖并开示他:‘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之后,六祖为避人争夺衣钵,在猎人队中隐藏、保存了十五年,才削发为僧,开东山法门,高唱见性成佛的顿悟说,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思想体系,并发扬光大,历久不衰。徐恒志居士著《六祖坛经白话译义序-兼论六祖的禅宗思想体系》

所以六祖这个祖师不容易做,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要杀他,连他的徒弟(志彻)也要杀他。故大师得到法后,到猎人队中避难十五年。甚至在南华寺建立法坛之后,仍有外道公然要杀他,故大师跑到山上藏到石头里打坐,这块六祖大师的避难石,至今仍可在南华寺看到。

六祖从得法到后来出世说法,中间尚有十五年时间。实际上是六祖进一步护持、进修的阶段,把自己习气陶炼得净尽、圆融,才能荷担如来家业,才能在后来广传无上大囧琺,揭开了弘传千年的禅宗序幕。所以,六祖一到广州法性寺就能一鸣惊人,与印宗法师论《涅槃经》时,境界是那样纯熟高深,这决不是偶然的。

网友「九叶一枝花 」发表观点
2024-01-26

我们看六祖《坛经》,惠能在五祖弘忍处彻底悟道了,惠能的悟性通过那首著名的偈子完整地呈现出来,也和神秀的悟性高下立判,以至于道行高深的五祖毫不迟疑地将衣钵传给了恵能,从此禅宗在中土在五祖之后后继有人继续传承。

五祖认可惠能的智慧,别人就不认同不支持了,所以不但不配合,还要阻挡还要拆台,还要抢夺惠能的衣钵,还要诛杀他,那么这些恶人也就是未能真正悟道的人何以至此,为什么非要将惠能置之死地而后快呢?没别的原因,一是不理解惠能的道行智慧,二是人性中的嫉妒心理。

在不被人理解的情况之下,惠能避难猎人队伍中继续修行,他这时的隐姓埋名是非常聪明的,他这时还不能名正言顺地登坛讲法,他要黙黙地广积人脉,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承认,所以他经过十五年的隐藏才终于登坛讲法。

网友「飞飞猫说话 」发表观点
2024-01-30

主要五祖弘忍为了保护六祖惠能。原因分析如下:1.五祖选拔接班人的方法违反程序。五祖选拔人的方式是考试竞争法。五祖公开表示,大家都可以做偈,谁的偈子最好?就把衣钵传给他,也就是承认谁是六代传人。但是,惠能连头都没剃,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一个临时工,没有资格参加竞争,但是五祖慧眼识英雄,通过比较,他认为惠能才是最好的传承人,他如果公开这个结果,会遭到大家的反对,不仅帮不到惠能,甚至于会害了惠能,所以,他私下传了衣钵,偷偷送走惠能并要求惠能长期隐姓埋名,待时机成熟再出来传法。2.故事也说明了五祖为了弘扬佛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由于他的慧眼识才,才选了惠能。实际上,佛法的兴盛,禅宗的创立,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是在六祖手上完成的,从此,佛教又多了一支,而且是最长久的一个分支。

网友「寂风hk 」发表观点
2024-01-26

六祖悟道后,其后十五年是渡劫和保任。如世尊说,本来的一杯清水洒入了泥沙,渾成污水。要将水还回清纯须得讓水止歇(歇即菩提),沙泥慢慢自沉于水杯底床,水轉清晰后,倒进另一容器即还原成净水(四大性本自清净故)。彌衲菩萨是这样说的,暖,顶,忍,世第一法。暖者,如人鑽木取火,被鑽木孔先是發暖,后生熱量。顶,木鑽久生熱生烟,至有星火。忍。。世第一法。。。(可见佛陀和彌衲菩说的道理是一致的),六祖悟道后,不是能一步踏上十地菩萨的不退道位,他的心性就如身光(光相),是孤灯独照的,必须把法性稳定下来,不然身心之患是不能灭尽的,故此六祖必须歸隐山林(保任)。这和出家和尚住寺不外出,以寺为界,守内不动,勤修戒定慧是同一个道理。每个修行人的必经之路也,没什么私秘的。大摡解释下。(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