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黄河上拉铁索桥的为什么是黄河大铁牛,而不是其它动物?

古代黄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东岸,历史上著名的蒲津桥和唐开元铁牛也位于此处。后因黄河东移,开元铁牛等没入水中,悄然消失。20世纪40年代,河水沿蒲州西城墙外流过,据当地老人回忆,枯水季节,下水还可摸到铁牛牛角,行船还有被牛角挂伤船底的情况。50年代后,三门峡库区蓄洪,河床淤积,再加上河水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铁牛已被深埋于黄河水面下2米有余的河滩里了。 1988年,永济县博物馆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查访勘探,于次年8月发现并出土了唐开元铁牛、铁人,引起各界人士关注。
  • 用户王爷
  • 2024-01-22
  • 10
  • 共13人发表观点
网友「太原晚报(提问者) 」发表观点
2024-01-27

20世纪40年代,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船只行经此处时,经常被硬物刮伤船底。令行船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硬物竟然是一头“牛”的牛角。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水底不只有“牛”,还有“人”。直到1989年,浸入水中达一千多年后,开元铁牛,也就是黄河大铁牛终于重见天日。

据史料称,这四尊庞大铁牛都是用来栓铁索之用,铁索又连舟组成黄河上最早、最长、最大的黄河大浮桥,是沟通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重要纽带。元末桥毁,久置不用,之后因黄河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没。

网友「戈壁滩驼铃 」发表观点
2024-01-23

之所以用大铁牛拉铁索桥,主要原因牛是力的象征。牛安稳、祥和的形象让人看着踏实,可以安定人们的情绪。过桥时,人们看到汹涌澎湃的黄河水,心理上顿生一股畏惧感,这时看到两边拉着大铁索的牛,让人顷刻间情绪安定下来,放心过桥。

一、牛踏实、稳重而又性情敦厚

牛性情稳重、敦厚、勤恳耐劳,人们心目中的感觉有一种信赖感,对于以牛为形象的铁桩子充满信心。直接的感觉有大力牛拉着呢,没事!放心过桥。

二、在古代阴阳五行中,牛属土,土能克水。

古有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说,土能克制洪水,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屯”。这大力牛,性情安稳、踏实有力,又五行属土,可以克制洪水,是最可信赖的吉祥物。

三、牛是农耕文化的象征

古代生活都是以农耕为主,农业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代表着农业发展的前景。所以这里的大铁牛就预示着另一层意义,也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农业发展,铁索桥也是这样。

综合以上分析,这里用牛拉着大铁索有深远的现实和象征意义。没有什么动物比牛更适合拉铁桥的铁索了。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人删除!

网友「怪老头 」发表观点
2024-01-26

其实为什么是牛是千古疑云,历史上争议很多,什么牛属土力气大,都是瞎扯蛋,翻阅古籍还有用大象老虎的铁块,后来浮桥建造者吸取古人教训改用铁柱子,这下再也没有人好奇为什么是铁柱子了,凡事要动脑子,多思考,不然我瞎编几句话你们就信了,哈哈哈哈

网友「静心匠道 」发表观点
2024-01-29

"九曲黄河传神话,镇河铁牛现真身"

现在中国的桥梁技术无疑是世界第一的,其实在古代在桥梁技术上,在数千年来一直领先于世界。较为知名的有赵州桥,福建的构架独特的木拱桥,还有能为行人遮风挡雨的风雨廊桥。不过却一直很少提及跨越黄河和长江天险的大桥,

因为在古代跨越黄河和长江依然以舟船为主,而黄河之上却曾经出现一座 被称为“神桥”的跨河大桥,可是在黄河铁牛出土之前,这座古代"神桥"不过只是一个传说,只是记载于典籍之中,是否真实存在过,一直引起人们的争议。

当时黄河一直有铁牛镇水的传说,被黄土埋没的铁牛和铁人,因为沧海桑田的变化,许多人都认为铁牛和铁人的作用,是镇压黄河水患之用,跨越黄河的大桥,从来没有存在过。

不过在它被埋入黄沙前,还是有许多的当地人知道它大约的位置,而有些当年的小朋友还经常在铁牛附近玩乐,所以大约位置当地人还算记得,但是毕竟是过去得太久,加上沉沙的原因,即便是樊旺林知道了大约的位置,可是也依然寻找了一年多,才幸运的发现黄河铁牛的踪迹。

由此,古代黄河蒲津渡遗址,最终被发现了挖掘整理出来,成为了现在一个旅游景点。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作为博物馆的馆长,樊旺林在发现而来黄河铁牛和铁人后,却并没有按照常规的思路,将铁牛和铁人搬到了博物馆收藏,而是将黄河铁牛放置在户外,任由铁牛风吹雨打,却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

更让人奇怪的是,历经了千年在黄河和河沙中浸泡的铁牛,挖掘出来后,不用任何的保养,依然光泽亮丽,并且依然和千年前一模一样,毫无破损,难道古代匠人在制作这几头铁牛加入了什么工艺?还是黄河铁牛真的有神奇之处?

关于黄河铁牛的制作,还得从蒲津渡浮桥说起,

蒲津渡位于山西永济市西郊,是唐朝到明朝的一个著名古渡口,山西蒲洲在远古的舜帝时期,因为气候适宜,雨水充足,是古代适合农耕的富饶的之地,根据古代的传说,当时舜定都蒲坂,后来称这里为蒲都,蒲都迎来的高速的发展,成为了“天下要地”,经过历朝历代的重视,蒲州后来成为了关中重要要塞之一,和潼关一起成为了“关中之第一锁钥”。

唐玄宗进入了开元盛世,也想体现唐朝的强盛,并且一劳永逸地解决蒲津渡浮桥和黄河冰凌的事,所以下旨开工制作跨江浮桥。

对于建造此桥,工匠和当时的造桥专家,拿出了当时最佳方案,为了不让黄河冰凌和黄河汛期冲垮桥梁,利用了两岸的高地,在上面建造了一座铁链桥,而这座铁链桥最重要的就是两端的稳定铁桥的根基,

为此当时的工匠经过了精细的计算,同时加入了古代的一些五行相克的理念,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技结合,最终确定了在两岸打造八只铁牛和八个铁人,两座铁山、七星铁柱,拉起了铁链。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在我们的造铁技术发达,但是要几十吨重的铁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铁牛表面处理还需要能历经风霜不生锈迹。的确是需要点技术含量,而且古代唐朝可没现代化的钢铁工厂,

打造好的铁索浮桥成为了当时的一景,被许多古代典籍记载,成为了重要的通道,可是随着历史的变迁,黄河东移,长安的没落,蒲津桥也被废弃,但是到了明朝,这座铁桥虽然几经波折,但是依然屹立不倒,不过随着明清时期的黄河的改道,后来的河沙淤积,铁牛沉入了河沙中。

但是为何如此珍贵的铁牛,挖掘出来后却没有送到博物馆陈列,而是依然放在了河边?

按理说从黄河挖掘出来的四头铁牛,是唐代珍贵的文物,应该放在一个地方保护起来,供人们参观。可这四头铁牛打捞上来后,一直放置在黄河岸边,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到底是为啥呢?

主要原因是,并不是博物馆和当地的文物机构,不重视对铁牛的保护,而是对于这四只铁牛的保护,过于让专家为难,甚至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那么唐朝人为何以铁牛为形象,而不用其他动作来拉铁索呢?这个原因很简单,五行理论是中国古代的自然和科技理论的根基,古人通过自然观察,发现土能克水。在十二生肖中,牛因为耕田的缘故,被归纳出土的属性。由此,古人相信铁牛能镇水,在日常生活中,牛因为力气大任劳任怨,对人类忠诚的美德,成为了神话故事还有一些传说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同时也是美德的象征,所以牛作为拉铁索的形象,寓意非常到位和深刻。

网友「空揽星月 」发表观点
2024-01-31

因为牛脾气总体而言最老实稳重,为人们耕田梨地又不怕辛苦,在农民心里,牛是家里的宝贝,是家里的种田的好帮手,好收获的希望。牛的力气在人们驯养家畜里也是最大的,又乖又忠诚又有力气……

而治理水患最初也是为了保护农田不被洪水淹没,造成粮食绝收,粮食是人类生命的根本,也间接保证这国度政权的稳定。所以古时候,用铁牛治理或者镇压水患。

肯定不能用野生动物,因为不驯服于人类!家畜之类在古代最好的最受重视的就是牛!

网友「少昊国人 」发表观点
2024-01-26

牛,在上古十二生肖中,名丑,象征劈地圣物。鼠,名子,象征开天。合为:开天劈地。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道文化里讲,海即是道,道一化三才。黄河似一,天,地,人和为三才。桥合三地之融,彰显了“道用德性”,意在:行道用德。体现了唐道文化的深刻运用。中国桥文化,注重于“行道用德”文化上,它的长,宽,高,都于天文历法吉数相关。故,古人有踏桥风俗。桥便成了横通天堑的梁,也喻“天”。用牛喻地,与人同承,展现了一幅:天时地利人和的吉祥图腾。

而十二生肖中各兽,皆有“名”旨。如:虎,喻“威”,兔喻“道(化三才)”。意境是行威(权)有道。由于兽名旨意不同,牛为地,当然只能用铁牛了。这是中国历史上道文化的图腾文化效应,不可以用其它兽代替。否则,就失去了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史上的道文化意境了。

网友「KKK哦做最好 」发表观点
2024-01-27

古时候哪里像现在有动物园,有网络?想看什么动物就能看什么动物。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老水牛就是忠诚踏实的大力士,谁能告诉我们在当时那个年代里,有什么动物比牛在人们的心目中更能适应这份职责?老祖宗那时候认识的动物都在十二生肖里,能进十二生肖的动物都是当时人们最熟悉的动物,据说猫都是后来物种,没能赶上排位十二生肖,被老鼠占据了位置。在当时建造任何动物像的时候,都不可能超出十二生肖范畴。因此打造这么大的铁桥拉索,舍铁牛还能选谁?

网友「围火炉吃西瓜 」发表观点
2024-01-25

鼠年即将过去,明年就是牛年,预祝2021好年景!!!

十二生肖中“牛”排第二位,而神话故事中,其他属相的动物都对“鼠”能排第一颇有异议,而对牛的排位众生肖神兽们却无异议!

开元铁牛

开元年间蒲州一带经济发展迅速,当时的蒲州城一跃成为全国六大城郭之一,而蒲津渡之前一直所用的是竹索连舟桥且年久失修,已经承受不起马车辎重、货物的的通过,严重跟不上发展节奏。当时的唐玄宗李隆基听到奏请大笔一挥便批准了重修蒲津桥。

直到1988年,永济县经过严密的勘察,这四尊大铁牛终于再次重见天日。最大的铁牛有72吨,最小的也有45吨重,这一重要考古成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牛文化应运而生。

中国古代,每年的立春就有“鞭牛迎春”的传统活动,用来祝愿今年的收成乃至国运的美好愿景。

可见,不管是普通的农民还是统治者,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已经和牛牢牢的联系在了一起。

统治者对牛的重视程度更甚。

唐朝的昌盛毋庸置疑,而开创唐帝国的高祖即位之初,就下了《减用牲牢诏》古代祭祀,牛羊猪三牲叫“太牢”,羊猪叫“少牢”。其中意思就说,国家草创,民生凋敝,需要休养生息,而耕牛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料,要减少祭祀中牛的使用。

二,我们知道牛自古以来对农业就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喂好牛也是农民伯伯的大事。在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远古时候人们便以牛为图腾。

《山海经》中记载:炎帝为牛首人身,实际上,其部落是以牛为图腾。

祭祀牛神庆丰收

到了近代,牛的意义更加深刻,鲁迅《自嘲》中的诗句,“俯首甘为孺子牛”,出现了孺子精神。

孺子牛,典出《左传》:齐景公很爱幼子,曾口中衔绳,假作牛,让幼子牵着嬉戏。而鲁迅用此典故来把自己比作,愿意为广大人民,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无怨无悔的奉献。

网友「青史如烟 」发表观点
2024-01-29

公元前541年(鲁昭公元年),秦公子针因在秦国混不下去,便想跑到黄河对岸的晋国去。

单单自己跑路,坐条船就可以,问题是随从自己的一千多辆车怎么办?在古代,说某某某国强盛,就会用千乘之国来形容,车可就是面子,混得再不好,面子不能丢。因此,公子针便在蒲州城外建起了一座临时性的浮桥,带着自己这一队车辆浩浩荡荡地渡过黄河东去了。

那么蒲津渡口的铁牛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这还得从唐代时期说起。

蒲津渡口——关中咽喉之地

蒲津渡口位于关中和山西交界之地,是大唐自关中来往河东、河北的咽喉要地。

战争年代,蒲津渡口是关外进入关中的一个跳板,而和平年代,这里则是关中与关外的黄金通道。

河东的粮食、解县的盐池赋税都是经此处源源不断地运入大唐都城,日夜供给着这座繁华无匹的国际大都市——长安。

每年初春,黄河冰凌消解,巨大的冰凌塞川而下,冰块大如础、如臼、尖如锥、或棍、或磨、或切,绠断船破,年年船倒桥塌、事故不断,为此地方上年年砍伐渭南之竹、陇珉之松,却依然为修桥忙得焦头烂额。

绠断航破,无岁不有。——《蒲津桥赞》

随着唐帝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一个稳定、牢固的蒲津渡口桥梁,成为了帝国迫在眉睫之需。

开元年间,举国修桥

开元十二年,蒲津桥再次被黄河冰凌冲垮,大明宫内的唐玄宗听到此消息之后,叹息良久。

嘻,我其虑哉。

在唐玄宗的支持之下,一座坚固耐用,牢固可靠的蒲津桥在大唐的朝堂讨论之中,逐渐形成了共识,跨黄河天险,修筑一座坚固的桥梁,对于当时的古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度、工程量都是史无前例的。然而此时的大唐正是如日中天之时,开元盛世的底气,支撑着大唐王朝对兴建这座超级大基建工程的必得信心。

一座牢固的浮桥自此建成,两岸的铁牛如山一般矗立,让来往长安的人们见之不禁感慨,大唐果然是豪呀。

那么,两岸牵系浮桥的动物为何选择铁牛呢?

铁牛的由来

当年铸造这些铁牛时,耗费了大唐当年百分之七十的产铁,绝对属于举国兴建的大基建工程,那么作为牵系的基础,为何工匠们选择铁牛样式呢?

牛之壮硕,阙状雄特,所谓一元大武,此实称之。观其矫角、昂首、体蹲而力屃,足以任重,足以励猛。

首先,以牛作桥锚与古人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人们认知当中,耕田的耕牛力大耐劳,比其他家畜有更强的拽曳力、忍耐力,因此,用铁牛拖曳铁索桥,让人们从心理上觉得更加可靠、安全。

最后,用铁牛有着很浓的天人合一的象征意义。

在铁牛身边有四尊身着维、蒙、藏、汉服饰的铁人,而他们身后还有以北斗七星排位的铁柱,牛像征地,星象征天,天地合一,是人们在祈求天地保佑,也是人们希望借助天地之力,驯顺桀骜的黄河之水。

网友「历史宝藏 」发表观点
2024-01-22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其实拉索桥的牛,和镇河铁牛是一个道理。

首先要说的,就是古人的五行思想。

五行相生相克,是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一套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由“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构成的,而这五种元素之间又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按照“五行”之说,铁属金,金为水母,是水的长辈。牛属坤,坤为土,土能制水,因而“铁牛”便具备了镇压河患的双重威力。

在开封城北柳园口就有这样一座明代铸造的“神牛”,但并没有能抵挡住黄河水多次灌进开封城,反倒连“镇河神牛”也被黄沙淤埋进半个身子。

网友「王冠说 」发表观点
2024-01-24

黄河大铁牛发掘于蒲津渡遗址,用于固定蒲津浮桥。

蒲津渡位于古蒲州,历史源远流长。古蒲州曾是舜都,几千年来,孕育了河东文化。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的河东就是指的这里。 

到了唐代,河东为京畿。古蒲州城是中都,与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齐名。

开元十二年(724年),为了加强对唐王朝的大后方河东地区及整个北方地区的控制,唐玄宗下令铸造黄河大铁牛。

牛尾均有铁轴一根,用于拴桥索。铁牛旁均有一位铁人,代表汉、藏、维、蒙四个民族。四牛四人形态各异,大小基本相同。

据测算,铁牛约30吨,加上底盘和铁柱约40吨,每尊铁牛重约70吨。

为什么是黄河大铁牛,而不是其它动物?

《易经》云:“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五行相生相克是华夏族创立的哲学思想,影响深远。五行相克就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古代人认为,铸铁牛于河岸,对肆意泛滥的黄河水是一种震慑。

元代战火不仅毁掉了浮桥,毁掉了鹳雀楼,毁掉了普救寺,也毁掉了古蒲州城。

现在的蒲州站,是山西省内最小的火车站,古代的富庶和繁华远去。

不过永济市政府重视文化旅游产业,于原址不远处,重新建起一座的鹳雀楼。

诗人王之涣就是在这里,吟出了传颂千古的名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网友「古梁镛 」发表观点
2024-01-28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其实不光是黄河,我国很多江河的镇水神兽都是铁牛或者石牛,因此有人会好奇?为什么是牛呢?龙也可以治水啊?

小哥觉得,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二:牛代表着稳重,可靠!

就如大家的疑问,龙也可以治水啊,古有应龙帮助大禹治水,并且龙能兴风作雨,当然也可以治水啊!

但是相对于牛而言,龙生活在水里,当然更喜欢水了,水是越多越好,不然也不会有龙困浅滩被狗欺的说法了!

所以相对而言,牛做事更稳重,很可靠!

网友「西门三姥爷 」发表观点
2024-01-25

黄河大铁牛也就是唐开元铁牛,铸于唐开元十三年( 725),发掘于1988-1989年间,是一件集实用价值、象征意义和古代审美为一体的宝贵文物。

开元铁牛共有四座 ,各重30吨左右,旁边还配上四个铁人和七星铁柱。古人将其放在河道渡口,除了起到固定索桥的作用外,还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至于为什么铸的是牛,而不是其他动物,有以下几个原因。

因此,唐朝时选择用铁牛镇守在渡口,就是结合了这种种的象征意味,既为了震慑每年都会泛滥的黄河洪水,也象征着天平地安、造福于民的意义。

试想,若是换成铁猪、铁狗、铁鸡,别说是做成30吨,就算做成300吨,放在黄河两岸,也没有那种震慑的气势吧?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