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中,“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这两个妖精的名字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

  • 锦弦之音
  • 2024-01-21
  • 12
  • 共13人发表观点
网友「锦弦之音 」发表观点
2024-01-23

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这两只妖精的名字,出自《西游记》。它们是乱石山碧波潭的两只鱼精,一个长着黑鱼头,一个长着鲤鱼头。他们的名字在汉语中没有直接的含义,可能更多地是反映了《西游记》作者的一种创作风格或者是给角色赋予的某种特征的象征。

在《西游记》中,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是受万圣龙王的邀请,到万圣龙宫赴宴的。然而在酒宴上,他们却因为醉酒而与唐僧的三个徒弟发生冲突,最终被孙悟空给制服了。

网友「唐风宋月 」发表观点
2024-01-23

这个问题值得答一下,因为我见许多朋友都不懂。

一般人顾名思义,奔波就是奔奔波波的意思,奔波儿灞是个鲶鱼精,灞波儿奔是个黑鱼精,两家伙由于精明伶俐,因此被九头虫重用,是个跑腿的劳碌命。因此叫了奔波的名字。这个解释当然好,但是却忽略了后一个字,㶚。㶚只有一个意思,就是灞河,灞河是渭河的支流,源出蓝田县东秦岭北麓,西南流纳蓝水,折向西北经西安市东,过灞桥北流入渭河。

唐僧师徒进了金光寺,拯救金光寺的和尚,金光寺方丈说,我们这里叫祭赛国,当年四夷朝贡,南月坨国,北高昌国,东西梁国(即女儿国),西本钵国。

本钵国是个什么国?钵通蕃,本钵国也就是吐蕃国。吐蕃国有个原始宗教,名叫苯教,苯是本巴的音译,即bon--pa,是一句交通神灵的咒语,相当于道家的急急如律令,佛家的六字真言或者基督教的阿门。本巴两个字也被称为奔巴,崩波,奔布尔。

由此可见,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两兄弟应该来自本钵国。他们的名字就是本巴两个字的外延。意思就是说,这是两条来自本钵国的鱼。

网友「春风渡雨 」发表观点
2024-01-30

“奔波儿灞、灞波儿奔”这是两个小妖的名字,吴承恩在诙谐幽默的同时,我认为也是有其目的。在上一篇的问答中,通天河的这场戏我认为影射的是明朝锦衣卫和嘉靖皇帝,也是对应于原文第六十二回来说,而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也是出自于六十二回。所以,在这里,我认为这依然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影射,而影射的目标还是锦衣卫这个名声不好的机构和嘉靖皇帝。

就我认为,这两个小妖的名字不能单独来看,应全文上下呼应来看。以原文第六十二回来说,至少应从三个方面来互为印证,这样才能更好理解,下面我们进入正文,一步步来说。

二、金光寺僧众的遭遇与碧波潭万圣龙王一家老小的结局,这代表了什么?

先看下面原文:

原文第六十二回:昏君更不察理,那些赃官,将我僧众拿了去,千般拷打,万样追求。当时我这里有三辈和尚,前两辈已被拷打不过死了,如今又捉我辈问罪枷锁。

原文第六十三回:孙悟空对九头虫说:…快将宝贝献还他,免汝老少全家命。敢若无知骋胜强,教你水涸山颓都蹭蹬!…………

龙婆:……如今被你夺来,弄得我夫死子绝,婿丧女亡,千万饶了我的命罢!”八戒道:“正不饶你哩!”行者道:“家无全犯,我便饶你,只便要你长远替我看塔。”………把龙婆琵琶骨穿了……把龙婆锁在塔心柱上,念动真言,唤出本国土地、城隍与本寺伽蓝,每三日送饮食一餐,与这龙婆度口,少有差讹,即行处斩,众神暗中领诺。

九头虫偷了金光寺的佛家舍利子,皇帝认为是和尚监守自盗,所以寺庙的三辈和尚“前两辈已被拷打不过死了,如今又捉我辈问罪枷锁”。这明显就是冤假错案,而且还是全寺和尚遭殃。

因为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两个小妖,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剩下的和尚都放了出来,不过白死的和尚也只能是白死,没有人来负责。孙悟空打上门去,对九头虫说,不交出宝物,那么就是“老少全家命,教你水涸山颓都蹭蹬”。而最后的结果,九头虫丢了一个头,“径投北海而去”,估计也是九死一生。剩下的家人,除了一个老龙婆,尽皆丧命。就算没死的老龙婆,也是将“琵琶骨穿了,锁在塔心柱上,每三日送饮食一餐,少有差讹,即行处斩”,这就是生不如死。

而孙悟空的话中“家无全犯,我便饶你”,明明知道“家无全犯”,但事实结果就是“全家遭殃”,这难道不是冤假错案。就九头虫偷宝这件事情来看,对百姓的伤害极小,而平时他们也没有别的恶行。就算罪已至死,但让人全家陪葬,对应于金光寺的祸及三辈,这里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句话:酷刑、祸及无辜!难道吴承恩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第六十二回:三藏道:“既拜为上邦,想是你这国王有道,文武贤良。”众僧道:“爷爷,文也不贤,武也不良 ,国君也不是有道………

为什么我说在这一回里,吴承恩是用孙悟空来影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呢?对照上面四点我们来看,陆炳因为有救驾之功,所以深得嘉靖皇帝的信任,他的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在明朝就是正三品的官。明史记载:嘉靖三十五年三月,帝赐给进士恩荣宴。按惯例,锦衣卫列席在西边,皇上因陆炳之故,特命锦衣卫上坐,排在二品官之末。按陆炳的级别,出门就是八抬大轿。

同时,因为深获帝心,陆炳是明朝唯一一个三公兼三孤的官员。三公就是“太师、太傅、太保”,三孤是“少师、少傅、少保”,堪称史上最强锦衣卫。就历史评价来说,陆炳是好坏参半,他贪财,并且心狠手辣,首辅夏言可以说就是死在他的手上。但是他也救了一些人,俞大猷就是其中之一。公平点来说,陆炳算不上好人,但也不算是很坏的人。不过,做为皇帝的爪牙,身居锦衣卫指挥使,底层老百姓对他是没什么好印象的。

嘉靖三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陆炳在任上猝死,当时也就五十一岁。嘉靖皇帝非常悲痛,追赠他为忠诚伯,谥“武惠”。而皇帝赐给他的祭品有十六坛,这就是相当于帝王的规格了。而在明朝,就祭葬规格来说,一品大员也就是九坛。这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网上是可以查到的。

三品以上大员出行的仪仗,帝王的祭葬规格,本身又是锦衣卫指挥使。对应于原文的八抬大轿,带黄伞,锦衣卫开道。做为同一时期的人,你说吴承恩这是在写谁呢?

同时,对于这一段原文,孙猴子坐上八抬大轿,前呼后拥,声势浩大,不能不让我想起一个成语:沐猴而冠!

这个成语的典故是说,项羽进入咸阳后就杀百姓及已投降的国王子婴,放火烧了阿房宫,掠夺大量金银财宝准备回江东地区。于是有人在背后讥讽,楚国人是戴着帽子的猴子。猕猴戴上帽子装成人样而兽性不变,常用来讽刺依附权势并窃取一定权位的人。而祭赛国里所有事情的起源,就是因为佛门至宝舍利子,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争夺宝贝。所以,我觉得,吴承恩这里如此行笔,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想骂人!

网友「三夢遊水 」发表观点
2024-01-31

神魔小说《西游记》以奇幻、幽默见长,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故事情节和语言风格上,也体现在角色的命名上。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原著就会发现,小说中出现了一系列名字幽默、奇特,读后让人莞尔一笑的小妖怪。例如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手下的精细鬼、伶俐虫;万圣龙王手下的奔波儿灞、灞波儿奔;红孩儿手下的云里雾、雾里云、急如火、快如风、兴烘掀、掀烘兴以及赛太岁手下的有来有去等等。这些小妖出场不多,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西游记》平添了更多幽默元素。

奔波儿灞、灞波儿奔出自小说第六十二回“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原本是乱石山碧波谭万圣老龙王手下的两只鱼精。此前,万圣龙王与女婿九头虫合力偷走了金光寺塔中所供奉的舍利子佛宝,因为害怕路过此处的孙悟空帮助寺中僧人追讨佛宝。于是便派奔波儿灞、灞波儿奔两个小妖到佛塔打探消息,结果被孙悟空逮个正着。书中写道:

那怪物战战兢兢,口叫“饶命!”遂从实供道:“我两个是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差来巡塔的。他叫做奔波儿灞,我叫做灞波儿奔。他是鲇鱼怪,我是黑鱼精。”

奔波儿灞、灞波儿奔两个名字也恰好说明了鲇鱼怪和黑鱼精两位小妖的地位和使命。奔波儿灞的谐音为“奔波儿吧”,灞波儿奔的谐音为“把波儿奔”,意思很明显,就是在别人的压迫下奔波劳累,替别人卖命。小说《西游记》尽管描写的都是一些神仙鬼怪、妖魔道僧,但与人类的封建社会一样,同样有着浓厚的等级制度。那些藉藉无名、处在底层的小妖,与封建社会中的普通劳苦大众一样,只能任凭统治者呼来喝去,奔波劳累。等到他们年老体衰、失去价值,就会被无情丢弃,任其自生自灭。

作为一个小国,本钵国国力不强,根本无法与东面强大的祭赛国相抗衡,因此只能俯首称臣年年纳贡。长此以往,必然会引起统治阶层的不满,因此便想办法打击祭赛国。小说中将万圣龙王比作本钵国的统治者,将奔波儿灞、灞波儿奔比作本钵国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的盗宝行为则是打击祭赛国的一种手段。但这无异于以卵击石,没有强大的国力,最后只能惨淡收场,万圣龙王被孙悟空打死,奔波儿灞、灞波儿奔被猪八戒割伤丢弃,最后也难免一死。乱石山碧波谭的故事,反映了古代藩属国的艰难处境和悲剧命运。

网友「覃仕勇说史 」发表观点
2024-01-22

听这俩名字,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俩家伙是个办事精细、伶俐的能手,要不然,两妖王也不会托负这么重要的使命给他们。

但是,这俩家伙计算来、计算去,却着了孙悟空的道儿,吃了大亏,即所谓的精细、伶俐,其实是个粗陋、颟顸的糊涂鬼。

清代评点家张书绅乐得捧腹大笑,挥笔点评说:“精细者转吃精细之亏,伶俐者反被伶俐之误。”

还有红孩儿的六个心腹小妖,一个叫做云里雾,一个叫做雾里云,一个叫做急如火,一个叫做快如风,一个叫做兴烘掀,一个叫做掀烘兴。

云里雾和雾里云,是说他们的智商如坠云雾里,头不知是头,足不知是足,做事糊里糊涂、摸不着头脑。

果然,他们见了黄牛就当马牵,见到孙悟空变的牛魔王,不分青红皂白拉起就往家里带。

张书绅给他们的评语是:“云里雾里并没个实际。”

朱紫国麒麟山獬豸洞赛太岁的手下小妖叫“有来有去”,替赛太岁去朱紫国下战书,孙悟空一棒把他干翻,揶揄了一句,说:“这厮名字叫做有来有去,这一棍子,打得有去无来也!”

观音禅寺里的两个小和尚不是什么妖精,但他们的名字也非常富于喜剧效果,一个叫“广智”,另一个叫“广谋”,替老方丈出谋划策,要赚取唐僧的斑斓袈裟,结果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一座观音禅寺,被烧成灰烬。

明朝思想家李贽读此,意味深长地说:“饶他广智、广谋,直弄得家破人亡,亦一省之乎!”

……

最后说回到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身上。

这两个是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差出来巡塔的小妖,奔波儿灞是鲇鱼怪,灞波儿奔是黑鱼精。

听名字就知他们是奔波劳碌的命。

网友「一介农夫w 」发表观点
2024-01-22

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这两个鱼精的名字,我认为是《西游记》作者随便取的,因为是两个当差的,整天东奔西跑的,又是水怪,取带水部的字,来点舌音儿,显得妖精古灵精怪的,读着有趣,和其他回目里如精细鬼灵俐虫差不多,只是给主角出场前找个衬托,和甲某乙某没啥区别。《世说新语》《拍案惊奇》中不少押解公差都叫张千李万,难道也要找出相对应的原形不成?

网友「炖汤青年 」发表观点
2024-01-30

奔波是指辛苦,有忙忙碌碌地往来奔走的意思。表示他们两个就是“跑腿打杂”的路人甲

灞,注音bà。河,水名,在陕西。表明这两个属于水族,来自水下。

奔波儿灞,霸波儿奔 一个以四声结尾,一个以一声结尾,符合对联的“上仄下平”

虽然不太工整,不仔细看也有一点“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的反顺对联之妙

编不下去了……

网友「自在了然1 」发表观点
2024-01-28

作者吳承恩把人间很多丑陋丑恶邪恶现象都融入《西游记》这部名著中去了。针对当时社会的很多弊端和朝庭腐败,只能通过他那支笔,把神鬼妖魔人格化。奔波而灞,灞波而奔同那狮驼国小妖刁钻古怪,古怪刁钻都是红尘中生活现象。小妖为了有出头之日,他们为了生存随时都在奔波,灞者,水势泛滥。底层小妖们只有在汹涌大潮中去奔波。

网友「上弦月A 」发表观点
2024-01-22

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一个鲇鱼怪,一个黑鱼精,一起在乱石山碧波潭修成了精,哥俩也修成了缘。自带猥琐气质,名字逗人,相貌惊人,言行雷人,他俩智商就像自己名字一样绕,整个蠢萌搞笑形象。

想起了精细鬼和伶俐虫,一看便知寓意,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又是什么意思?总不是乱取的,比如他俩不叫奔奔和灞灞。

小编会解释清楚,"奔波灞"仨字到底什么意思。儿化音就不说了,这字挺配他俩。

2.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的背后

先看西游记原文:

爷爷,此城名唤祭赛国,乃西邦大去处。当年有四夷朝贡:南月陀国,北高昌国,东西梁国,西本钵国丨西游记第六十二回

上面是众僧告诉唐僧师徒的原话。故事地为祭赛国,提到一个"本钵国"。梳理一下:

本钵国,看名字当是一个宗教邦国,处在西域之地(在祭赛国之西)。本钵当为化名,或者以某个真实存在的古国为背景。

本钵二字都是关键信息,钵读音bō。

现初见端倪,"本钵"和"奔波"谐音。问题还剩两个: 灞是怎么回事?"本钵"是什么国?

4.本钵国背景是哪个古国?

先看一个大家熟悉的西域国,吐蕃(bō)。

吐蕃,地处西域。"吐蕃"初为对"本教"法师的称呼,后成为对"本教"的称呼。就是说,曾经一度,吐蕃和本教属于捆绑概念。

钵和蕃,都读bō;"吐蕃"概念源自"本教"。本钵国大概就是吐蕃国之化名。

重点来了:

①srid-pa-bon丨原始宗教名,音译"司巴本",或简译成"巴本"、"巴奔"。

②bon pa丨咒语相关,音译"本巴"或"奔巴"

联系起来☞ 本钵国、巴奔教、奔巴咒……奔波儿灞、灞波儿奔。灞译自pa/ba。原来他俩是来自本钵国的外国鱼精……

小编备注:

pa和ba的问题。国人对清浊辅音分的很清楚,但西亚、南欧等地区不同,port读成bort,pack读成back。假如吴承恩亲自听到过发音,他听到的一定是"bon ba"。

这贱贱的模样,真想呼它一巴掌

小编结语

西游记虽为神幻小说,看着胡天海地乱扯,实际自有很多逻辑和寓意,一个宗教背景就不能乱来。取经路线不是随便走,人物角色不是随便设,名字当然也不是随便取。

回到主题: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俩名字与本钵国(吐蕃国化名)和本教有关,这哥俩背景就是来自本钵国的两条鱼精。

这也解释了另个问题: 为什么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不受万圣龙王待见?因为这哥俩来自祭赛国西面的本钵国,他俩是外来户!就哥俩长那熊样就不像本地鱼。

哎呀,这西游记里处处是人情关系,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这种小鱼也逃不掉潜规则……

网友「长公子扶小苏 」发表观点
2024-01-26

《西游记》唐僧扫塔,金光寺失舍利一节,其中的重头戏,就是孙悟空跟乱石山碧波潭的九头虫和万圣龙宫的互殴,尤其是这个神秘莫测的九头虫,着实有点真本事,一时间叫猴哥和八戒两兄弟眉头紧锁,一筹莫展,找不到下手的好办法。

对于“奔波儿灞”和“霸波尔奔”这两只小妖精,似乎真的是不值一提,你像这样级别的妖精,猴哥一路上不知道遇到了几千几万个。什么小钻风,有来有去,精灵古怪与古怪精灵,本事基本算不上,长的模样也不俊俏,真叫人没法有太多的印象。也是,你也不看看猴哥手中的金箍棒,这样的小妖,那真是擦着就挂,可不是简单上点金疮药就可以保命的问题啦。嗯,金箍棒13500斤重,一般人还真轮不起来,搁在身上,无异于是泰山压顶,分分钟被压扁的份。

美猴王学艺归来,软磨硬泡抢东海龙宫,然后,把如意金箍棒一立,大大大,就收获了万千粉丝,七十二洞妖王对猴哥是崇拜得不得了,五体投地,顶礼膜拜。

孙悟空一番搬弄整理,从傲来国”借“来各种武器装备,把花果山猴子猴孙连带各种大妖小怪都武装起来,排兵布阵。嗯,毛手毛脚的猴哥,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他还是很有管理头脑的。整个花果山一片生机,治理得井井有条,有条不紊。这个时候的孙悟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花果山一代妖王了。

嗯,老话说得好,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未雨绸缪,美猴王智者千虑,眼光长远,他要保花果山猴子猴孙的万年不老逍遥自在小日子,要提防”人王“、”魔王“等的对抗,袭击。

这个时候,起了关键作用的,就是花果山的四健将,四只资深的猴族老猴,两只赤尻马猴,两只通臂猿猴,嗯,算得上是妥妥的长老级别的了,也许经层辅佐过以前的某个旧主,猴王。

所以你看,慧根固有的仙胎,美猴王就封俩赤尻马猴为”马流二元帅“,通臂猿猴为”崩芭二将“。

后面的事情,你是知道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最后被天庭和西天合力围剿,被佛祖一个如来神掌镇压到五行山下。面对神佛两界的强强联手,七大圣也无奈做了鸟兽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自奔前程,躲祸去了。

(二)蛟魔王九头虫与”奔波儿灞“和”霸波儿奔“。

花果山昔日荣光,逍遥自在的小日子一去不复返。七大圣也曾经一起玩耍,一起切磋武艺,推杯交盏。我们有理由相信,花果山七大圣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甚至,在猴哥被压在五行山下500年,哥儿几个也曾经去探望过他,包括蛟魔王。

蛟魔王脚踩云朵,隔空望去,不得了,不敢下去了。为啥呢?恭喜你答对。原来,佛祖不但给五行山加持了五行术和六字真言,更要命的是,还特意派遣了山神土地和五方揭谛看管。

如来即辞了玉帝众神,与二尊者出天门之外,又发一个慈悲心,念动真言咒语,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祗,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西游记》

你看看,这就没办法了,蛟魔王连近身美猴王都不能够,有人专门监管呀!论神通,硬实力,好像打过山神土地和五方揭谛也不是多难。可是,之后呢?眼前的孙猴子就是最好的例子,血淋淋的教训啊!

蛟魔王只要放弃了这个念头,好酒好肉带了不少,猴哥无福享用。

昔日的花果山七大圣,个个都是妥妥的妖王,妖精出身,毋庸置疑。

就跟施耐庵《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一样,大家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惬意得很。可是呢,宋江招安了,美猴王走上了取经路。从此,曾经的一代妖猴孙悟空也开始喊别人”妖精“了。

这在九头虫眼里,就等于是各自分道扬镳了,猴哥成了太乙金仙,他和其他兄弟都是妖精,似乎就站到对立面了。这叫九头虫很不爽,他对曾经的这个兄弟美猴王产生了质疑,甚至怨恨。所以你看,他就暂居碧波潭,要做拦路虎。看看猴哥是什么个意思。

亲,你且来看九头虫的一番操作,太有意思了,实在是有意为之,故意找茬,为难孙悟空。一句话,他的所作所为,就是针对美猴王的。

(一)入赘碧波潭。

美猴王不是走上了取经路,想成佛吗?好么,针锋相对,九头虫计上心来,就借一阵血雨腥风,把金光寺的舍利给偷走了。有点想要猴哥放弃取经念头的意思。

后面九头虫跟美猴王狭路相逢,面红耳赤,他就跟孙悟空聊上了:

那怪道:“你家居何处?身出何方!怎生得到祭赛国,与那国王守塔,却大胆获我头目,又敢行凶,上我宝山索战?——《西游记》

你看看,九头虫对孙悟空是完全的质问语气。你家住哪里?你出身什么地方?单刀直入,明摆着是提示猴哥,不要忘记了你的出身,你跟我一样,都是妖精。装什么大头蒜。

那驸马闻言,微微冷笑道:“你原来是取经的和尚,没要紧罗织管事!我偷他的宝贝,你取佛的经文,与你何干,却来厮斗!”——《西游记》

孙猴子照样吹嘘了一番,一副不认识的样子。九头虫什么反应呢?巍巍冷笑。哦,齐天大圣,太乙金仙,你好牛气的样子。你不是做了神仙,西天取经嘛!你取你的经,我偷我的舍利,管你什么事?

果不其然,孙悟空在塔里捉住了这哥俩,然后一番拷问,顺藤摸瓜,九头虫就浮出水面了。

本来么,九头虫就对孙悟空有所抱怨,再加上猴哥前面刚刚捉牛魔王去了西天,他可不就要发狠,设计,问猴子个究竟嘛!嗯,有点兴师问罪的意思。

到这里,你就明白了,原来,这奔波儿灞和霸波儿奔一对难兄难弟,就是九头虫作为传递信号用的。

第三、预示着孙悟空和九头虫反目成仇与截然相反的命运——大路朝天与仙妖之别。

我们最后再来看下这两个有趣的名字,”奔波儿灞“和”霸波儿奔“,俩名儿,完全颠倒的排序,“奔芭”最终成了”芭奔“,同样的字,截然相反的序列,这无疑暗示了美猴王和蛟魔王最终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子。

综上,奔波儿灞和霸波尔奔,这俩名字,是作为蛟魔王的九头虫和美猴王曾经昔日花果山七大圣兄弟情的一种印记,也是九头虫对踏上取经路的孙悟空的质疑、质问、不满乃至挑衅。这俩名字本来就取自于花果山一对通臂猿猴奔芭二将,九头虫故意借用这几个字眼,派出鲶鱼精和黑鱼精,给孙悟空传递信号。结果,不论九头虫怎么暗示,多次给猴哥使眼色,孙悟空一副不认识的样子。这俩颠倒的名字,也预示了孙悟空和蛟魔王截然不同的命运,至少从表面上看,他们已经站在了完全的对立面,一个注定成佛成圣,一个则永世为妖。

——逍遥梦;总不够漫长,可我们需要梦想。朋友情;总会让人神伤,可我们还是念念不忘。雨;下得再漂亮,可我们还是喜欢阳光。你;虽不在我身旁,可我从未将你遗忘。亲爱的好兄弟,最近好吗?

网友「悠悠芳草心 」发表观点
2024-01-31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了评书里,有奔的木,木的奔,我不由自主的笑了。

刘兰芳评书《岳飞传》里小矬子汤琼和岳雷去北国盗地理图,俩人需要化名,汤琼随口就说,我叫奔的木,你叫木的奔。

奔波儿灞是鲶鱼精,霸波尔奔是黑鱼精,它们俩起名当然要贴合它们的原形。

比如,《白蛇传》,白蛇就直接姓白,叫白素贞,青蛇,直接叫青儿。都符合它们的原形。

咱们试想,两条鱼,一条是鲶鱼,一条是黑鱼 ,它们在水里是不是往来穿梭?水少的时候是不是打挺?会发出啪啪啪的声音?谐音霸,霸?

还有,黑鱼,鲶鱼是水里的一霸,专门吃小鱼,它们都是肉食凶猛的鱼类,一般鱼塘里是不敢留的,是不是也有这个原因?

网友「魁哥说历史 」发表观点
2024-01-23

这两个小妖的名字,是奔波劳碌的意思,来自于外国。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途上遇到了许多强大凶悍的妖怪,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上,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妖怪,大多数也算是精彩绝伦之辈,都有自己的拿手本领,但是西游记中也有两个没啥本事的小妖怪,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便是“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

在电视剧中,“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两妖怪就是典型的受气包!在大众的印象中,妖怪一般都是法力比较强大的,远比普通人有本事,所以他们一般是吃香的喝辣的,然而“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这俩妖怪的出场却非常寒酸,只不过是一盘小菜,一把壶,一只碗!这哪里是吃香的喝辣的,普通人过得都比这个好,由此可见这俩家伙混得有多惨!再加上这俩家伙的呆萌样子,顿时让大家觉得非常好笑!

“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俩妖怪看起来笨手笨脚,日子也过得并不好,让人觉得非常搞笑。再回顾他俩在水底龙宫的待遇时,更让人印象深刻!当九头虫和其他虾兵蟹将都在大快朵颐,吃香喝辣时,就只有“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被排挤在外,被安排去外面巡查,让人感到非常心酸。这两人憨傻、搞笑、呆萌,活像一个受气的小媳妇,被人欺负了还不敢吭声,让人觉得非常好玩,而且在开心之余,大家也会感到些许心酸,因为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这种人!

事实上,“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在九头虫处如此受欺负排挤,也很可能和他俩来自于本钵国有很大的关系!他俩名字不像当地人,外形不像当地人,一看就是外来户,自然会受到那些本地人的排挤了,如此才出现了“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二人受气的搞笑模样!

结语

综合来看,西游记中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两只妖怪,很可能来自于本钵国!这个本钵国很可能指的是古时候的吐蕃,“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也取材于这个国家的一个常用语“bon pa”。也正是因为“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长相和名气和当地妖怪差别很大,所以他俩才会遭到排挤,和当地妖怪形成巨大的反差,产生戏剧效果!

(本文主要参考《西游记》)

网友「绿野萍踪01 」发表观点
2024-01-29

这两个十分古怪的妖精,出现在第六十二回“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故事中,这段故事讲的是佛祖佛法东渐过程中,另外一支西教也在同时东渐,与唐僧取经是一对竞争关系。

说得更明白一点,这支西教就是来自罗马的基督教,大唐以来至明朝,都叫它“景教”。奔波儿灞,灞波尔奔就是景教东渐中的两条“食鱼鱼”。

既然如此,吴承恩为何给这两条鱼取了这样古怪的名字呢?

朱元璋以“金木水火土”为家族确定辈分,永乐皇帝朱棣这一代是木字辈,因此,他就是“金字辈”。金光寺琉璃塔塔顶舍利子大放光明,照耀祭赛国,说的不就是朱元璋吗?祭赛,就是祭祀之意。

金光寺琉璃塔总共十三层,塔有陵墓之义,这其中的寓意实在是有点“细思极恐”了——明朝不是有“十三陵”吗?《西游记》大致成书于万历年间,吴承恩又是如何知道这个“天机”的呢?

我只能理解,这是巧合。晋代开始造佛塔,也就是“造浮屠”,一般为五、七层,最高十三层。祭赛国金光寺的琉璃塔级别很高,故而是“敕建护国金光寺”。

唐僧扫塔,意在扫去血雨之污垢,让这座塔再度照应“龙蟠虎踞”之地。然而,这座宝塔上,却有两个妖精,一个是奔波儿灞,另一个是波灞儿奔。这两个妖精为何来到这里,又为何是如此古怪的名字呢?

九头驸马、九叶灵芝,其中的“九”说的是明初九大塞王。九大塞王是朱洪武所封的九个藩王,却又是这九大藩王中的燕王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朱棣夺位之后,便迁都北京,建造现在的明故宫时,所取之土石堆积成了景山(煤山)。由此,大明王朝的王气便不在金陵,祭赛国也就失去了光明。书中的那场“血雨”,其实燕王从北平起兵,杀到“龙蟠虎踞”之地,也就是靖难之役的写照。

鲇鱼、黑鱼都是吃鱼之鱼,《说文解字》中说:“鱼尾与燕尾相似”,因而,这两条鱼暗指的是燕王朱棣。

这回书的开篇词是一首《临江仙》,其中写道“乘鸾登紫府,跨鹤赴瀛洲”。紫府是哪里?就是北京紫禁城。

景,字形是太阳照耀京城。吴承恩写的是京城,以基督教万圣节太阳被偷走的寓意,暗示西方宗教的进入对当时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西游记》中与唐太宗往地府送南瓜,暗示大唐时西教的进入,南瓜灯就是万圣节后来演变的习俗。在没有南瓜的时候,万圣节用的是萝卜灯,故而,地狱中的鬼说他们没有南瓜。

基督教正式东渐,是到了明朝万历年间,也就是万历十年之时,罗马教廷派利玛窦从肇庆进入中原,开始传教。故此,在这回书之前,就是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罗刹女就暗指了罗马教廷。故此,牛魔王曾经到碧波潭万圣龙王那里做客。

孙悟空要帮助祭赛国夺回宝贝,猪八戒打进碧波潭,书中写道:“慌得那大小水族,奔奔波波,跑上宫殿”。故而,奔波儿灞、霸波尔奔又是“奔波”之意。 元稹 《楚歌》有这样两句:“ 三峡连天水,奔波万里来。”景教不远万里来到“灞”,直到明朝才形成传教规模,确实是够辛苦劳碌的。

景教的东渐,又将对东方教派形成严重冲击,犹如祭赛国宝塔上的明珠被偷去。故而,西天取经佛法东渐的总执行者观世音菩萨也得遭罪了。

花果山原本是如来佛祖打造的,这里的“崩芭”将军同样也难以幸免。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