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以前,生孩子随礼,你们那的农村叫什么?

  • 耕耘路上
  • 2022-09-07
  • 723
  • 共20人发表观点
网友「孙继东877 」发表观点
2022-09-07

两个字“看喜”。一般都是女人去,有送二尺布的;有送几个鸡蛋的;有送二斤白面(小麦粉,当时非常缺少,吃商品粮的每个人每个月供应5斤)的;也有送一斤红糖的;最体面的是送两三元人民币的(挣工资的人家才有)。

地点: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

网友「天高云淡YXM 」发表观点
2022-09-09

那叫送米糖,亲近的人就是媳妇的娘家送小米子,送鸡蛋,送面粉,小孩的衣服,包被,娃娃的虎头鞋,还送钱,叫小孩的压腰钱,是必不可少的。远一点的亲戚朋友就是送三至五元钱,也有送小米子,红糖,鸡蛋的。以示庆贺。特别是生个小男孩要隆重一些。

网友「R云开日出7777 」发表观点
2022-09-07

各地风俗不同,我们这里叫满月酒,八十年代一般是送二三十个鸡蛋。

网友「往昔忆尽2019 」发表观点
2022-09-29

送月米

网友「许氏文化愚翁 」发表观点
2022-09-07

八十年代你前,生孩子随礼,你们那的农村叫什么?

过去我们这里的农村,谁家新媳妇生第一个孩子都要“吃面”,所谓叫“吃面”简单来讲与办家宴类同,都是在孩子生下九天后举办的家宴,在之前几天里所有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纷纷送去米面呀衣呀布呀和钱什么的,叫作“添香”,到了第九天为亲朋好友举办丰盛的家宴,还要为街坊送两碗面条。这旧传统一直流传了很多年。我一九四五年九月日本投降之日出生,当时街坊还都给俺送来了米面。

网友「舞文弄墨的孩子王 」发表观点
2022-09-09

搭份子![呲牙][呲牙][呲牙]

网友「星辰2020 」发表观点
2022-09-07

我们这里叫送米糖,一般的送二三十个鸡蛋和一两包红糖,至亲的话再送二斤白面或小米,给坐月子的人吃,好补充营养。现在都给孩子买衣服,一般都不买吃的了,直接给红包了。

网友「快乐绿水青山yMXi 」发表观点
2022-09-09

我们这里不论过什么事随礼都叫行礼,现在还这么叫。不过,不同的事行的礼品是有区别的。小孩子满月,一般都是二尺红布或花布,关系较近的人送三尺,近亲五尺或六尺,例如弟兄姊妹,叔姑舅姨等。东家要账房,我们这里叫库房:一个记账的,另一个人將送礼人名字的红纸条往礼品上贴,个别关系近的亲戚除礼品外还行两包红糖。对红糖这类东西一般是收一包,回回去一包。

满月这天东家要待客,那时还不兴起酒席,只是在家里招待两顿饭席:一顿是杂烩菜,另一顿是肉席。最好的肉席是合碗桌,就是每桌有五碗红烧肉,一般的家景是毛头碗,每桌有五碗白肉块。当然,馒头,汤、烟是不能少的。那是还没兴起喝酒。

后来,人们把送布改成现金,最早是二元、三元、五元。二元别看钱不多。那时可是一个技工一天的工薪。送现金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是五十、一百,上不封顶:三百、五百、一千、五千的都有。行礼的原则是有来有往,根据自己的情况,各随其便。当然还是:“韩信用兵—多多宜善。”

网友「轻风旧耳 」发表观点
2022-09-07

我们这叫过“十二晌”,亲戚朋友们都来坐席。不过那时候的份子钱基本上没有,三块两块的也是孩子的姥娘舅母给的,,大部分亲戚都是扯三尺布,蒸个馍馍篮子来。

所谓的馍馍篮子就是蒸几样面食,有枣糕,糖三角,把馒头做成各种各样的造型,怎么好看怎么做。再炸几个圆圆的果子,然后把这些面食装进一个竹篮里,上面用一块干净的毛巾盖上。

亲戚朋友们在这吃一顿午饭,生孩子的这家派个女人提着这些篮子,往同姓的户家去走走,掏出几个馒头放下,俗称“倒篮子”。家族大的人家转一圈回来剩不了几个,那个年代这都是好东西。

说实话大人可害怕去参加这事了,蒸一回馍馍篮子,需要一家人半年的白面。

回想当年的那场面,更有人情味儿,更温馨。

网友「密云王长青 」发表观点
2022-09-08

随份子,是通常叫法。生小孩儿后,喜三(三天),七天,满月都要热闹,份子有轻有重,比如鸡蛋,红糖,红枣,小米,白面,炒茶汤等,满月时再送上小衣服或现金。

网友「非凡麻酱Fu 」发表观点
2022-09-07

我是古怀庆人。生孩子随礼两种说法,比较亲的亲戚说去谁家吃面!家里有酒席。

街坊邻居说去谁家看孩!中午会送去肉面条。根据给孩子的看礼,有两碗,四碗,八碗的区别。再多就邀你吃酒席了。

网友「粤北农民 」发表观点
2022-09-07

我们家乡叫吃姜酒,亲的拿鸡项一两个,鸡蛋二三十个,另外还有小孩的衣服和被子,背带(背小孩的物品)。疏一点的就九个鸡蛋。

一般去吃姜酒的都是妇女带小孩的,男人是不会去的。有一句话叫:男人不怕丑,吃姜酒!????????????

网友「zyq448586 」发表观点
2022-09-08

山东邹城八十年代以前馆生孩子随礼叫“送粥米”,生孩子的家庭在孩子出生后的三天,首先要用盒子抬着礼品(男孩用猪头、笔砚,女孩用猪肉礼条、花朵)给女方父母家“报喜”;然后再要拿着面条、红鸡蛋等礼品,给主要亲朋好友“报喜”,一般在女孩出生九天、男孩出生十二天的日子,举办祝贺仪式,叫“喝喜面”。

网友「飞奔阳夏 」发表观点
2022-09-07

豫东某地,我们叫祝酒天。

网友「商於传人 」发表观点
2022-09-07

八十年代以前,生孩子随礼,我们老家叫送“月子礼”,基本上不会送钱,普通的亲戚会拿上一只鸡或者一只鸭子,没鸡没鸭也可以送上二斤肉,再加上二斤或一斤红糖,二斤挂面,六尺花棉布。孩子外婆送的就多了,在女儿怀孕时准外就要找裁缝上门给未来的外孙做“毛人衣服”,“毛人衣服”包括小孩的内衣内裤、夹衣夹裤、棉衣棉裤、外套、围裙、鞋帽、幼儿被褥等。等孩子出生后,孩子他爸第一时间就去孩子外婆家报喜,孩子外婆带着“毛人衣服”抓上鸡鸭就去看外孙了!一般孩子出生第三天做“三朝”,摆酒席请本家本队及亲戚们吃酒席,本家本队的会给孩子十块八块的见面钱。

网友「吉林卞今良 」发表观点
2022-09-09

哦!在东北农村,那个时候,添人进口社员们互相帮助,女主人去随礼,叫作“下奶”,即催乳的意思吧!

带上的礼物,没有多少东西,10个20个鸡蛋,几尺红布都可以,图个喜庆,不在乎钱多少,换算成人民币,也就三五元罢了!

网友「飘逸的高天上流云 」发表观点
2022-09-07

我们这里叫下奶,记得那时候一般拿鸡蛋,小米,奶粉,红糖等物品,现在都是拿钱????[吻]

网友「锦秀123 」发表观点
2022-09-07

叫随份子。

网友「历经沧海11 」发表观点
2022-09-08

下奶

网友「多彩666 」发表观点
2022-09-29

80年代以前,湖北武汉乡下,别人生孩子过九朝办酒席,只请比较亲的亲戚叔伯喝酒。去随礼都是说赶油面礼,一般都是拿两斤面条,两包红糖,小孩的衣服或者是布料,再拿只鸡或者是20个鸡蛋,也可以买排骨猪脚去。从90年代改变了,几乎都是给钱赶礼。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