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为什么撤销了第六次战役的作战计划?

  • 精品影视668
  • 2024-02-10
  • 19
  • 共16人发表观点
网友「精品影视668 」发表观点
2024-02-11

志愿军撤销第六次战役的作战计划,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战役准备仓促:由于战役发起时间提前,作战准备相对仓促,未能充分满足战役歼敌目标过大、进攻纵深过远的要求,导致志愿军伤亡较大。

2.空军力量不足:当时朝鲜地面经历美军狂轰滥炸,原机场损毁严重,导致志愿军空军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空军力量不足,无法有效掩护地面部队进攻,压制敌方火力。

3.侧后方安全需兼顾:朝鲜国土三面临海,美军具有海空军优势,容易实施登陆作战。在五次战役后,双方形成阵地对峙,若志愿军发起进攻,侧面和后方可能出现空虚,容易遭受美军袭击。

4.战役目标未明确:第六次战役的作战计划未能明确战役目标,导致作战计划不够完善,难以取得预期战果。

综上所述,志愿军撤销第六次战役的作战计划,主要是因为战役准备不足、空军力量不足、侧后方安全需兼顾以及战役目标不明确等因素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决定暂缓实施第六次战役,以充分准备并确保战役的胜利。

网友「度度狼gg 」发表观点
2024-02-14

第五次战役之后的1951年6月,战争双方对峙于汶口、高浪浦里、铁原、金化一线,几乎就是战争爆发时南北双方开始交战的接火线,而战争也刚好打了一年。也就是在这个月,四野四个主力军的军首长奉命回到北京汇报工作,包括38军政委刘西元、39军军长吴信泉、40军军长温玉成和42军军长吴瑞林,他们当然受到了隆重的招待,而其中最高的礼遇,是出席了主席的家宴,尽管餐桌上只有四菜一汤。

换句话说,主席要求志愿军改变打法,发扬我军“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一贯战术原则,把每战的胃口缩小,力求积小胜换大胜。按当时敌我双方的编制,就是一次以30000余人寻歼敌人800人左右,时间一长,累计战果就是敌方难以承受的代价,主席给这个战法起了个形象的名称:“零敲牛皮糖”。

牛皮糖是我国江南的一种小吃,麦糖人用小锤一块块地把做好的糖敲下来零卖,顾客买多少就敲多少,这个形象的比喻也说明了军委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的根本转变:志愿军今后一般不做大的战役发动,而是在与美军的对峙中,采取零敲碎打的战法,既减小了我军的损失、后勤补给的压力,也会在不断的小规模战役战斗中,最大程度地消灭和消耗敌人的兵力。

杜鲁门也认为,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结束战争,把美国从战争的泥潭中解脱出来,因为美国的战略重心仍然在欧洲,因此总统和参联会的都要求李奇微转入防御,然后从政治层面寻求结束战争的办法,那也就是:谈判。李奇微与麦克阿瑟最大的不同,是他属于军队中的建制派,服从于政府和陆军中央的命令,因此美韩军从1951年7月起,整体上停止了北进的攻势,战场双方形成对峙、

1951年7月起停战谈判开始。由于美军在谈判中提出许多无理要求,比如什么“海空优势补偿”等等,所以停战谈判进行得非常不顺利,这个月的24日,彭总决心发起第六次战役以配合谈判,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考虑,彭总于8月8日向军委报告了第六次战役的基本设想:实施大规模反击作战,以歼敌两个师左右、将东线之敌打回到三八线以南地区为战役目标。

当时正在开城参加谈判的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邓华也接到了预备命令,邓华经过认真研究,对当时战场上敌我情况进行分析和研判,8月20日,邓华会同志愿军参谋长解方联名给彭总发电,认为在敌人阵地已经巩固的情况下出击,在火力弱势的情况下进行阵地攻坚,对我军是不利的,邓华在电报中说:

“当前敌人已有强大纵深的强固设防,又是现代化的立体防御,如果我们以现有力量和装备进行攻击,伤亡和消耗会很大。如果敌人离开它的阵地,大举向我进攻,我以现有力量装备是可以将敌人打垮的,而求得部分歼敌,代价也不会很大”。邓华同时建议,虽然不立即进行战役级反击,但应尽可能进行战术级反击,将我与敌人的接触线向前推进,以便于我更好地了解敌人阵地情况及其坚固程度。

彭总综合各方意见,经过志司集体讨论后复电:9月战役改为积极备战,防敌进攻,准备适当时机反击,如此,第六次战役的原定计划就被延期了,而到了1951年11月以后,美国已被迫接受了关于军事分界线的协议,此后,战争重点转为我军的阵地防御作战,第六次战役的作战计划因此事实上被取消了。

但是,第六次战役虽然准备了而未发动,却给敌人造成极大的不安和压力,李奇微在提交的作战报告中说明:“大批中共增援部队已开到韩国,强大的炮兵预备队已开到前线,正在准备发动新的攻势”。所以第六次战役我们虽然没打,却把敌人吓得够呛,迫使其不敢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也非常有利于停战谈判的进行,颇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网友「像素说 」发表观点
2024-02-12

1951年八月,志愿军战士们正在积极准备第六次战役,但就在战士们斗志最为高昂的时刻,却突然接到一个令所有战士们感到无比意外的命令,就是此次战役取消了。

那么,为何志愿军要在此时停止发起第六次战役?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思考?

经过5次战役的奋战,我们将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了三八线附近,而一开始嚣张无比的联合国军,也在志愿军猛烈的攻势下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变为战略防御,我军实现了最初的战略目标。

最重要的是,当时美国的战略重心是在欧洲,是和苏联掰手腕,而不是东亚,现在却把自己给陷到了朝鲜战场上。

很显然,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一鼓作气,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起第六次战役,将他们赶出朝鲜半岛,那为何,最终我们还是撤销了第六次战役呢?因为,胜局已定,已经没有必要发起第六次战役了。

5次大战役下来,再与志愿者掰手腕的过程中美国人动用了6个陆军师、1个空降团,要知道这大概是美国全部家当的三分之一,而且这还没算上多出来的一个海军陆战师,美国一半的海军参与了朝鲜战争。当然了,这都没啥,主要是美国佬损失了10万大兵(美国人统计的数据则是7.88万),同时花掉了100多亿美元。此外,还有五分之一的空军投入到朝鲜战争中。

然而,美国佬花费了这么大的代价,他又换回了什么?换回来的是被志愿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了三八线附近徘徊。

当然了,这都不算什么大事,毕竟美国方面还有绝对的武器优势在。但是,美国人不爽了啊,自己带着一群兄弟在朝鲜半岛上和志愿军拼得死去活来,还被志愿军给打出翔来了自己的老对头苏联人却坐在克里姆林宫翘着二郎腿喝茶,你说美国人能舒服么?在一旁坐山观虎斗的苏联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跑过来掺和一脚,不可不防啊!

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其实美国人已经没有打下来的心思了,而是满脑子想着和中国谈判了。

反观美国的那帮小弟,从一开始入朝作战也不过是象征性地派了一些兵,现在胜利无望,他们更不想再继续打下去了,甚至有一部分的参战国,已经事实上部分撤兵。

再打下去,对美国人来说得不到任何好处,这个时候选择和谈并体面地退出战斗,也是当时美国人唯一的选择。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对我们而言第6次战役可发起也可不发起,毕竟,这个时候,美国和它的小弟们可比我们着急多了。

以绝对劣势的武器装备和纯陆军作战的方式,面对联合国军的拥海陆空立体作战体系,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我们都严重受限。的确前5次的战役我们取得了胜利,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了三八线附近,可是呢我们没有海军,美国佬的海军随时可以开到我军的侧后放对我进行打击;我们没有制空权,美国佬的空军想炸哪儿炸哪儿。

继续打下去,最终的胜利的一定属于我们可是呢,前线战士们随时都会有被敌机轰炸的可能,后方的补给线也暴露在美国人的火力下。

但是,我们并不能就这样同美国佬走上谈判桌。当时敌我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僵持不下,我们必须通过一场大战的胜利,来获得更多谈判的筹码。

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这才有了第6次战役的计划。

1951年5月30日,朝鲜方面给彭老总来信,提出了对联合国军发起第六次战役的想法,并将时间定在了6月末7月初,利用雨季对敌发起进攻。

同年6月30日,李奇微发表和谈声明,表示愿意谈判,结束朝鲜战争。但,在李奇微发表声明的前一日,也就是6月29日,毛主席就分别向金日成与彭德怀发去电报,要求中朝军队积极备战不可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

同时,彭老总也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做了初步的设想:谈判应以三八线为界,如果美国佬坚持以现在的占领区为准,那么我们也只能对敌人发起第六次战役。此外,这次战役要让敌人先进攻,放敌北进几十里之后,再对其发起反击,这样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我们都能占据主动。最重要的是还是要打几场大胜战,这样也可以强有力打击美军的意志。

7月27日,中美双方坐到了谈判桌上,开始就半岛的军事分界线划分问题进行了讨论。

美方代表特纳·乔埃以美军拥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竟然嚣张的要求中朝让出1.2万平方公里的地区。

面对美国佬嚣张的态度,邓华向彭老总建议,我军在8月内对敌人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只是,邓华的建议并没有得到的同意。毛主席指示彭老总,为即将进行的9月战役,做好兵力部署和物资储备。

彭老总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发布作战预令,并强调预令只是一个动员令,并非具体的作战部署,具体的要等到战役发动时,会有详尽的意见和部署。

当然了,在我军积极为发起第6次战役做部署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也没有闲着。

李奇微害怕一旦谈判破裂,志愿军和朝鲜军队会对联合国军发起进攻。所以,美国佬打算先下手为强,对中朝占领区的交通线路进行轰炸,一方面可以打乱我们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谈判中获得更多筹码。

在这紧要关头,美国带着自己的一群小弟率先对我军发起了进攻。

虽说发动第6次战役的条件不成熟,但应付美国佬的进攻,我们还是绰绰有余的,不管是联合国军于8月18日开始发动了夏季攻势,还是10月1号发动秋季攻势,他们不仅没能占到一分便宜,还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依托强有力的工事,对联合国军迎头痛击,两次战役下来,分别歼灭敌人有生力量7.8万、7.9万人,这可比我们主动进攻时歼敌数量还要多得多。这还能说啥呢,我们还没主动进攻你们,你们反倒是送上门来了。

也正是因为这两次战役的胜利,我们在谈判桌上的筹码又多了几分。

综上所述,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发动第六次战役的条件不成熟,且经过这两次战役的胜利,我们手上的筹码也足够了。接下来只需要进行积极防御,便可以给敌人造成极大恐慌,自然也就不需要再发动大规模战役了。事实上,计划中的第六次战役最终也被撤销。

网友「萨沙 」发表观点
2024-02-14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此战志愿军炮兵比较强大,有野战炮兵3个师,高射炮兵1个师,加上步兵一共高达70万之众。

当时的目的是主动进攻,利用鸟枪换炮的火力变化,采用之前成功的穿插战术,一举歼灭美韩军大量有生力量,迫使他们继续向37线后撤。

当时各方面对第五次战役的期望很大,战役开打之前,彭德怀致电毛泽东:“这次战役是极为重要的,是一场大恶战。即使付出五六万人的代价,也要消灭敌人几个师”。

没想到,此时麦克阿瑟回家了,李奇微上台,针对志愿军战术做了很大的调整。

美军尾随追击,导致殿后的志愿军伤亡很大,而且全部退回战役前的方向。

此战志愿军损失高达8万5000多人,并没有实现战役目标。

对此,彭德怀并不反对,但认为时间不能早于8月,不然难以准备完成。

而五次战役以后,美军提出和平谈判,中方认为谈判是必须的,但必须做好再次打大战的准备。

双方从6月开始谈判,同时各自做下一场战役的准备。

不过,原定于9月份进行的第六次战役,也很不顺利。主要是苏联空军没有根据约定在9月进入朝鲜参战,预计最早也是11月份。

由于当时美军的空中优势太大,我军即便装备大量高炮,在五次战役期间也被轰炸损失惨重,尤其几乎所有军事活动都受到严重阻碍,后勤线更是被炸的七零八落。

彭德怀认为,如果此时强行进行第六次战役,必然会同第五次战役一样的结果。

所以,彭德怀将第六次战役推迟到11月份苏联空军参战后。

况且,当时朝鲜洪灾非常严重,堪称百年难遇,加上美军战机疯狂轰炸,朝鲜的交通运输几乎崩溃:朝鲜北方的铁路有四分之三被毁坏,只有四分之一的里程能够通车,而且还是两头不通,只有中间通。

这样情况下,显然也不具备发动第六次战役的条件。

因为各种因素累加,彭德怀取消了第六次战役的大规模反攻,只是发动局部攻势:10月30日至11月下旬间,志愿军发起局部反击战,占领280平方公里土地,并巩固开城地区的防御。

网友「abcdefghi98765432101 」发表观点
2024-02-11

第五次已经到了血拼的程度,战争打得异常惨烈,特别中方损失惨重。再打下去,中苏也占不到便宜了,处于劣势,不能继续硬拿人去填吧,毕竟不是在境内反侵略的卫国战争。

中苏不会投降也不会认输,僵持在38线到头,继续打,美国也得陪着,损失也惨重。

一旦僵持到一定程度,可能开辟其他战场,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打响了,这是美苏都不愿意的事。

其实后世对第五次是否该打还有争议呢,有种观点认为,第五次对结果貌似影响不大,只是中苏更清楚认清实际情况。

网友「勤劳的贝贝兔 」发表观点
2024-02-19

对于中国而言,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畔推回到三八线,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不管是第五次战役出现较大损失还是其他问题,其实第六次战役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看看最后金城反击战就知道,1953年的志愿军早就脱胎换骨了,此时进行一场规模空前的战役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当初出国援朝就是为了保存朝鲜,留下缓冲(意义需要大篇幅讲解),而1953年的形势已经基本稳定在了三八线附近,我们参战的目的已经达到。在美国也想将战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前提下,双方打打谈谈已经两年多了,谁也没有能力再大踏步的将战线推进,所以此时议和是最合适的。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第六次战役打了,结果无非两种,我们大胜,今天朝鲜的国土面积扩大一点而已;我们大败,抗美援朝又得从头再来。而两种,结果都需要无数的中华好儿女用生命去填。如此,那我们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

彭德怀曾遗憾没发动第六次战役,只是从战役角度而言的,因为我们进行了太充足的准备,想报五次战役发生的血仇,仅此而已。

网友「立志成虫 」发表观点
2024-02-15

抗美援朝时志愿军为第6次战役是做了准备和动员的,但是始终没有发动,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战局已经基本上僵持平衡在38线了。而且志愿军经过5次战役虽然战果辉煌,被子打的满地找牙的美军又不是傻子,已经清楚了志愿军的长处和短处。第5次战役时,美军没有垂死顽抗而是有计划的步步后退,如此坚持7天,志愿军的攻势必然逐渐减弱,因为当时志愿军的后勤供给能力只能保障7天左右所需的粮弹物资,即美军总结的“礼拜攻势”,随后美军疯狂反扑,第5次战役时志愿军处境艰难,60军180师未能撤回38线以北全军覆没,63军一路拼杀撤退到铁原奉命固守展开阻击战时军长吴信泉(开国中将)竟然已经两天都没吃上饭!63军在缺粮少弹饥饿疲劳的状态下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把美军挡在了铁原,保持了战线的完整和战局的稳定。所以对于发动第6次战役,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开国元帅)是犹豫的,副司令员邓华(开国上将)更是明确反对,第5次战役后美军沿着38线构筑了更多更坚固的阵地工事,志愿军再想突破美军防线必然付出更大更惨重的伤亡代价。在彭德怀和邓华等人的坚持下,第6次战役被无限期的搁置了。“引而不发”却收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为了发动第6次战役,志愿军大规模的侦查,部队和重火力的调动加强,作战物资的运输,小规模的战斗偷袭夺取一些战术要地,这些美军多多少少都感觉到了,不得不加强防守,不敢大规模向志愿军反扑。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线最终稳固在38线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

网友「起哄也是力量 」发表观点
2024-02-19

计划归计划,事实上北京和志司都知道第五次战役是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因为资源不足,朝鲜战争让百废待兴的中国百分之六十的财政收入都扔进去了,坻平里战役失败后彭德怀就马上回国,在会议上开炮,就是因为物资缺乏导致战役失败。彭德怀自然也知道国内非常困难,虽然武器方面苏联可以支持一部分,但是其他的消耗全是国内买单。所以好不容易积攒了这些家底就用在第五次战役,如果没有取得很理想的战果,就没必要考虑第六次战役,而且第六次战役的规模也肯定不如第五次。

第五次战役的结果是失望的,联军顺势推进到堪萨斯线,还设立了怀俄明线警戒。朝鲜地形决定了能发动进攻的只有三个地方,最西边是开城地区,地势比较平坦,公路也很多,缺点是河网众多,特别是临津江,这里如果作为主要战场的话进攻方都要面对临江结阵和背水一战的危险。中路是平康,金化,铁原的三角形山,往南就是一马平川,能威胁汉城,第五次战役后丢失了铁原和金化这个三角形渡边,美军就能稳住防线。最东面是大钵地区,这个区域有点靠近海岸线,会被优势美海军攻击。所以实际上最好的进攻方向就是三角地区,可惜第五次战役已经丢失了一部分,如果要进行第六次战役就必须先夺回铁原。这样看战略主动权也就不完全在中朝军这边了。所以也不具备第六次战役的条件。

网友「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发表观点
2024-02-11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曾经制定过发起第六次战役的计划。

不过,随着形势发展,我军做出调整,放弃了第六次战役的作战计划。

关于是否要发起第六次战役的讨论

经过五次战役后,我军对敌人的情况有了清楚的认识。

为此,第五次战役结束后,主席提出了对美英军打小歼灭战的方针。

主席提出:

他认为:用打老蒋的经验来打美英军是很难令人信服的。一旦敌人向北推进,建立稳固防线,我军将很难继续突破。

不过,斯大林的意见并没有左右我军方针。我军依然从实际情况出发,按打小歼灭战的方针进行教育和部署,提出“今后三个月内,一般对美英军不拟组织全面的大战役”。

不久,金日成有点坐不住了。作为朝鲜领导人,他当然希望尽早发起进攻,实现朝鲜的统一。

6月3日,金日成火速赶到北京,与主席进行讨论。

最后,双方决定:准备八月进行一次有把握的稳打稳扎的战役。

既然是有把握的稳打稳扎的战役,就意味着我们不但要进行精心准备,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做出调整!

变数1:和平谈判开始

6月30日,李奇微发表声明,表示愿意通过谈判结束朝鲜战争。

7月1日,中朝声明愿意进行谈判。

随着谈判的展开,我军的军事行动当然要配合谈判的进行,以免政治上陷于被动。

为此,主席指示:在谈判同时,应积极注意作战,不使敌人乘机获逞。

同时,彭德怀指出:下一次战役,无论是进攻还是反击,都必须准备好连续激战20天的准备!如果能打破过去“礼拜攻势”的短时攻击,是最可能让美帝屈服的!

8月17日,彭德怀做出调整。

由于朝鲜人民军多了2个军团,歼敌目标由美骑兵1师变为美3师、25师。

不过,彭德怀反复强调:预备命令,是要把全军动员起来,积极准备作战,而非具体部署。

在他看来,防守反击仍然是最有利的选择!

彭德怀同志的判断是高明的。

8月18日,“联合国军”的夏季攻势开始了。

但是···我军却仍然没有诱敌深入、防守反击的机会。

变数2:联合国军夏季攻势展现出的新形势

敌人发起夏季攻势,既在我意料之中,也符合我军的期待。

但是,李奇微的做法让人出乎意料。

他将“夏季攻势”的目标放在了东线朝鲜人民军的阵地。

首先是联合国军的“空中绞杀战”。

他们通过猛烈空袭,对我军正在修建的机场、铁路,以及运输部队实施轰炸。

同时,朝鲜北方40年罕见的特大洪水,更是“帮了美军指挥部的忙”。

因此,到9月时,我军不但难以完成预定的物资准备计划,还遇到了粮食、秋冬装的补给困难。

同时,敌人在“绞杀战”中展现的空中力量,也表明:在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放任敌人空中轰炸,组织大规模战役不但会蒙受巨大伤亡,而且,物资补给也难以保障!

调整

严峻的现实表明:组织第六次战役并非上策。

网友「萧武 」发表观点
2024-02-19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也很简单,第五次战役之后,就没有继续打这种大规模的运动战了,也就没有第六次战役了。而要反映这种大兵团作战,没有这种大规模的部队运动、防御和进攻,战争场面就小了很多,也不太可能一次消灭对手几万人了。

因为在第五次战役之后,志愿军总司令部和国内的最高统帅部痛定思痛,发现之前每次战役全线出动,以消灭敌人三到五个师的目标,以目前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水平而言,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再这么大,会损失更大。

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实际上就是两次败仗。第五次战役是筹备了很长时间才发起的新一轮攻势,投入了三个兵团,五六十万人,目标是一次消灭敌人三到五个师,结果是被对手的穿插撕裂了战线,如果不是六十三军在铁原死守,志愿军会遭遇更大的损失。

所以,第五次战役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志愿军始终处在被动防御的状态,也就是美军进攻,志愿军进行阵地防御,没有能力主动发起进攻。这不仅是武器装备水平和对手差距太大,而且也和后勤保障能力不足有关系。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志愿军改变战略战术,放弃了继续打大规模运动战的战略,而改成在局部战线上进行攻防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作战,这也就是当时毛主席所说的,我们今天熟知的零敲牛皮糖的战法,志愿军则发起了冷枪冷炮运动,零敲碎打。

战争的第二年,对志愿军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时期,从苏联采购的武器装备正在逐步换装和补充,部队也需要熟悉和训练,敌人则发扬起火力和空中优势,不断在局部战场发动进攻,企图撕开志愿军战线,从而出现了围绕着一个小小的山头上甘岭,双方投入几万人进行的攻防战。

到第三年之后,其实战争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志愿军这边倾斜,不仅可以在局部战场上进行营连级别的拔点作战,可以说志愿军已经到了指哪儿打哪儿的程度,并且在金城战役的时候展示了进行更大规模作战的能力,但这时候双方都不想继续打了,只想赶紧结束战争。

网友「阿海东 」发表观点
2024-02-17

对于中国而言,将联合国军打败,占领了汉城,从鸭绿江畔推回到三八线,大扬我国的国威了!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不管是第五次战役出现较大损失还是其他问题,其实第六次战役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想报180师全军差点覆没的仇。但美军换了骄横的主帅,换了谨慎的李奇微,如果说麦克阿瑟是志愿军的主要敌人,那么李奇微绝对是志愿军难缠的对手。李奇微是一个十分善于观察和学习的优秀将领,善于从细节中找到敌人的弱点。这种优秀的习惯使得他所带领的部队里进一步发扬光大,他和美军的很多参谋都曾专门针对我军的弱点来专门当时正确的战术:礼拜攻势。这是针对我军后勤补给能力弱和火力不足所专门为志愿军制定的战术,这些根据实际情况而量身定制的战术使我军吃了大亏,180师差点全军覆没。而且,不同于麦克阿瑟依仗强大的军事力量碾压中国军队想妄图快速攻占整个朝鲜半岛的急功近利,李奇微选择稳扎稳打,一点点蚕食我们,因为火力的绝对优势和强大的机动性能使我军一时难以招架,陷入被动的状态之下,伤亡大幅度地增加,事实上,我军在新的战法下比以前五次战役伤亡大得多。

以前的战法不太管用了,美军已经构筑坚固的防线,增加了防御,联合国军凭借先进的武器和海陆空的优势,我军想实行运动战来获得大胜已经不太可能了,运动战也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了。

而我军以前已经习惯了猛打猛冲,凶猛的战法让敌军胆寒,只要对美军战线造成一点突破,就能迫使美军全线动摇就大败退。这一次美军却没有后退,而是在砥平里,利用坦克、汽车结成环形工事,开始结硬寨,打呆仗,而我军想攻占这样的阵地极其艰难,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占领高地。

敌变我变,不能速胜就缓胜。1951年5月27日,毛泽东在接见陈赓、解方时,根据志愿军入朝后连续五次运动作战的经验和英美军队最近的作战特点,指示志愿军应采取零敲牛皮糖、打小歼灭战的方针。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志愿军及时调整了作战指导思想和战役战斗部署。1952年9月至10月举行的全线战术反击作战,便是零敲牛皮糖的极好范例。此次作战,对敌60个连排支撑点和个别营防御阵地进攻作战70余次,打敌反扑作战480余次,取得歼灭美英侵略军和李承晚军队2.7万人的战果。1952年10月24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指出这种作战,在若干个被选定的战术要点上,集中我军优势兵力火力,采取突然动作,对成排成连成营的敌军,给以全部和大部歼灭打击;然后利用敌人向我军举行反击的时机,在反复作战中给敌以大量的杀伤,并视情况于被我攻克之阵地的防守,以始终保持反击的主动权。并且强调:“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致敌死命。”

网友「想好了就好 」发表观点
2024-02-16

当时我们是压力山大,苏联也是压力很大,不想被拖进去,只有朝鲜人想打,而美国在朝鲜没有过多的投入,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有2千多万军人,朝鲜战争时只有1百多万,如果真要打会是这样的吗?苏联一直偷偷摸摸参战,怕刺激美国民众,扩大战争的后果是我们承受不了的。

网友「凉夜空灵 」发表观点
2024-02-11

这个问题老梁拉回答。

咱要想把这个问题搞明白,最好从第五次战役后期开始说起,顺着历史的轨迹把这事捋捋,听完了您就明白了。

五次战役后期

所以在第五次战役后期,咱的装备也不差,毕竟得到了苏联人的军事装备上的援助,虽然是买来的,但对于美国人咱也能够直接用装备和他们硬杠一下的实力了。

所以装备上咱也发生了变化,苏制武器成了战手里的好哥们,那么咱面对这么好的条件,肯定不能闲着,所以彭老总已经开始谋划给美国人来一个第六次战役。

这次战役的目的就是用军事力量的压迫,让美国人同意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

因为这个时候的美国人嚣张的不得了,他们还要什么海空补偿,说啥因为他们有着空军,海军的绝对优势,所以咱就的做出退让。必须让咱单方面从现在的阵地上后退三十六到六十八公里,让出一万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补偿。

咋的?在战场上打不赢咱,就说你的装备好,咱就得自动补偿一些土地,作为停战的条件?这心眼估计是被长歪歪了,啥因果关系都能扯一块。

那嘴脸都不知道是咋长头上的,见过不要脸的,还没有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这已经是无.耻两字都形容不了的了。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狠狠的给美国人一个大耳瓜子,让他知道梦改醒了。

再说咱万国造的时候,都能掰了他们的大板牙,而这一次,咱的武器装备可不差了,打断他的腿,然后在他嘴巴里塞上一根棒槌,让他知道,胡说八道是要付出代价的。

咱彭老总已经计划在八月份发动这第六次战役。

当然在这之前,美国人不仅在战场上和咱搞摩擦,还想在谈判桌上捞便宜。

毛主席给咱的话只有一句,谈的只管谈,打的只管打。

短短的十个字,就已经告诉我们,只有能打,这才能谈。

彭老总下达作战命令,这就要出动十三个军,加人民军是个军团,以及航空兵二十二个团,一举打过三八线。

那么彭老总的计划被批准了,但时间被定在九月份,其实所有的一切咱都准备好了。

如果没有其他的事吧,第六次战役估计就要发动了。

美国人想要拳头拿到他们在谈判桌上一直拿不到的东西,于是在八月十八号的时候,范弗里特,就是那个发动范弗利特弹药量的家伙,用几十万发炮弹,以及上千架飞机投下的炸弹对准了人民军的阵地。

南韩一师被打瘸了,就拿下几个小山头,还打出了让美国人心疼的血染岭。

南朝鲜被打趴下之后,美国人的海军陆战一师亲自操刀都不好使,血染岭四平方公里的小土包,美国人没能拿下来。

这个时候范弗里特要疯了,又搞出一个猛禽之爪的计划,但这个计划太大了,美国人感觉自己都有点撑不住,所以让这个家伙往小缩了缩。

结果打的很不满意,因为美国人又打出一个伤心岭。

好吧不管怎么说吧,美国人用七个师发动的夏季攻势完蛋了,当然范弗里特也不是没有收获的,他在人民军八十公里的阵地上,突进了足足两公里的距离。

那么咱的阵地呢?掐着美国人的大脖子不薅点东西下来,能行吗?不可能的,于是在中线和西线,美国人好多山头换成了咱家的旗子。

美国人亏大发了。

就连美国人的参联会主席主席都说,这次攻势时机没选对,地点没选对,就连敌人都没有选对。

好吧看来,他们是想和咱正面杠一下了。

于是九月二十九号,美国人带着他的联合国军要在二百多公里的战线上,发动一次更大规模的战斗。

九个师,上千架飞机,几千门大炮对准的咱西线的阵地,这次要和志愿军硬杠了,这就是李奇微的秋季攻势。

在九月二十五号的时候,咱志愿军空军第四师也参战了,这是咱积攒了一年的本钱,第一次和美国人一百架大机群展开了空战。

接连的空战,持续了三十八天,这三十八天里头,光二百架以上的敌人大机群作战就有七次,击落敌人十七架飞机,击伤七架,咱被击落十四架,击伤四架。

让美国人知道了在朝鲜的上空有一个名叫米格走廊的地方,哪里是美国人飞行员的禁区,就算是王牌中的王牌,他们也不敢随意的飞到这个空域中嘚瑟,那是在找死。

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咋说呢?咱家空军楞是把美国空军打成了神.经.病。

因为后来,咱家步兵就发现在一段公路上,美国人一大群的轰炸机对着一辆被咱丢掉的破汽车可劲的轰炸。

“干啥呢?”咱不明白啊!咱都当破铜烂铁的东西丢了,咋美国人还这么当宝贝的炸。

于是咱的高射炮就想知道美国人这是犯了啥毛病了,一顿高射炮敲下去,咱就请了一位美国人下来。

结果咱知道了,他们是为了拍照片回去交差。

网友「刘海柱的爸爸刘大勇 」发表观点
2024-02-12

看到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点懵,抗美援朝战争怎么就冒出了一个第六次战役了呢?事实上当时志愿军真的有这么一个计划,但因为一些原因最终被撤销了。至于为什么撤销这次战役计划,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五次战役

当时经过5次战役,证明了这一点其实是很难做到的,于是提出了要先从小歼灭战开始,也就是说一开始先包围歼灭“联军”一两个营,再到三四个营,从而打击其士气,到时候再进行一整个团、一整个师的歼灭战,就像当年打国军那样。

而且还对战役进行的地点都进行了说明,越往北越好,只要不超过平壤、元山一线就行,但有个前提就是敌人主动进攻。

伟人在把这个想法电示彭老总的同时也给斯大林发去了一份,但斯大林明显是会错了意,他认为志愿军的这个方针很“冒险”,很容易被“联军”识破,一旦“联军”向北推进并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线,那么志愿军将很难突破。

朝鲜战场上的彭老总

1951年5月30日,朝鲜人民军方面专门致信给彭老总就如何能够争取较短时间内战胜敌人的问题,提出了在6月或者7月对“联军”进行一次大的反攻行动,即第六次战役的建议。

也就是说朝鲜人民军方面也提出过第六次战役的设想。而就在第二天,美军就提出了愿意通过谈判沿“三八线”一带实现停火的意愿。

但这个时候“联军”方面还没有提出正式谈判的声明,所以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方面还是就战争进行着准备,经过双方的协商,一致同意“准备八月进行一次有把握的稳扎稳打的反攻”。

朝鲜战场上的美军

那为什么第六次战役的作战计划又撤销了呢?

首先是因为和谈已经开始了,双方作战都比较谨慎,大多都属于前哨部队的小规模摩擦,因此战线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彭老总预想的诱敌深入,伺机反击的计划难以实行。于是一开始预想如果敌人主动进攻就进行的“八月反击”变成了敌人不主动进攻的“九月攻势”。

其次,早在第五次战役还没有彻底结束前,其实“联军”就作出了不再以实现军事占领全朝鲜为目标的方针,并于6月上旬开始全线转入战略防御,还在防线修筑了“堪萨斯—怀俄明线”的工事构筑,明显“联军”的纵深防御得到了明显加强。对此,彭老总不得不慎之又慎。

朝鲜战场上的铁路线

最后,上面提过“联军”在1951年8月18日至9月18日发动了“夏季攻势”,并于同年10月1日至10月22日发动了“秋季攻势”,两次攻势皆被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粉碎,相继歼敌7.8万和7.9万人。两次粉碎敌人的进攻进一步证明了依托阵地举行战术反击的作战更有利于大量歼敌,更有利于战线的稳定,更有利于坚持持久作战。

到了10月下旬,彭老总最终做出决定,大战役反击在无空军配合的情况下暂不进行,根据九、十两个月的作战经验来看,采取积极防御方针,敌人消耗很大。对志愿军阵地战的本领也有所领教,相信接下不会轻举妄动。至此,第六次战役的作战计划也就算是撤销了。

网友「鄜延路宣抚使 」发表观点
2024-02-13

第六次战役完全是配合停火谈判所进行筹备的,最后因为停战谈判的进行顺利就取消掉了;

此时朝鲜的金日成也要求志愿军再打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想要一统半岛。鉴于这两方面,彭德怀决定开始进行第六次战役的部署。1951年7月8日,志愿军司令部开始下令进行第六次战役的准备。与此同时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的谈判也开始了。中方提出以战前的38线为分界线,但是联合国军强硬提出志愿军后撤到39度线附近,这不就是白白让出了一大片土地嘛,双方这次会晤不欢而散。

此时毛泽东也看出了美国方面根本就不在意谈判而是拖延时间准备进行反攻。于是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对于第六次战役的兵力部署和后勤进行之时。同时咨询空军司令刘亚楼对于空军入朝参战的情况进行了解。刘亚楼报告空军到了9月份对于新型的彭启师战机米格-15熟练程度情况,说到了9月份勉强能参战。还说了空军到时候可以对汉城以及大釜山进行轰炸,朝鲜人民军的空军予以配合。

此时从前线谈判回来的邓华对彭德怀建议说,目前联合国军已经开始进行防御性部署,而且我方的空军没有到位,现在暂时不能开战。此时因为朝鲜多雨的天气,使得道路泥泞,而且因为机场修建不了,空军飞机迟迟不能进驻,战役只好推迟到了十月份。在联合国军方面,在看到谈判讹诈没用,就打算在战场上发动进攻,是为夏季攻势。

1951年8月18日,联合国军开始向人民军阵地开始发动进攻,夏季攻势打响。韩朝双方在983高地和773高地进行的多日激烈的厮杀。阵地多次易手,但是朝鲜人民军始终控制着主要阵地,南朝鲜军队一直止步不前。由于前线战火纷飞,使得原定发动的战役开始发生变化,改为积极备战防敌进攻,在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反击。

经历了这次夏秋战役之后,志愿军高层认为与其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战役,还不如以这种防御反击作战更加有利于歼灭敌人,同时可以保证战线的稳定,坚持持久作战更加有利,更加有利于配合谈判行动。到了十月下旬,由于空军始终不能在进行大规模有效的空中支援,彭德怀认为这种大规模的反击战只能暂时停止,而且由于之前防御阻击战的歼敌成果,就同意取消了第六次战役计划。

第六次战役虽然取消了,但是这一次的战役计划主要是根据前线停战谈判的需求而设定的,同时也是因为停战谈判需求而取消。这样说明了军事是在为了政治而服务的,没有脱离政治纯粹的军事行动,志愿军最高层在停战谈判期间,正确处理政治与军事之间的互动,保证在军事上和政治上一直处于主动的地位。而且第六次作战计划的准备,为防御联合国军发动的夏秋攻势,有很大的作用。

网友「夜深沉9 」发表观点
2024-02-17

经过了五次战役的决战,双方都已经非常疲惫,那时候志愿军的装备还没有换装苏式装备,后勤方面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同时也摸清了美军的作战方式和习惯,因为武器装备差距太大,发动大的战役非但不能消灭敌人,反而会损失很多我们的战士,伟人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零打碎敲,积小胜为大胜,零敲牛皮糖的方式消耗敌人!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