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奕劻这个人?除了慈禧,他是断送大清的第一罪人吗?

  • 白云我是黑土啊
  • 2024-02-13
  • 39
  • 共7人发表观点
网友「白云我是黑土啊 」发表观点
2024-02-20

奕劻(1838年-1917年),是清高宗乾隆帝的曾孙。他在咸丰时期代替慈禧撰写信件,获得慈禧的青睐,从而开始了政治上的崛起。后来,他担任了重要职务,包括总理政务处、军机大臣和内阁总理大臣等,成为晚清时期权倾一时的重要人物。

奕劻的贪婪和腐败行为是他生平的污点。他被认为是满清时期最大的贪污犯之一,经常收受贿赂,甚至被指控收受了袁世凯300万银元的巨额贿赂。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大清朝的政治稳定和财政状况。据报道,奕劻在英国银行和汇丰银行的存款达到了惊人的数额,据估计,他一生敛财近白银一亿两以上,而当时大清一年的收入仅为8000万两。

此外,奕劻在1912年力主溥仪退位,并接受了袁世凯的贿赂,这导致溥仪对他怀有极大的怨恨。奕劻死后,溥仪给予了他谥号“密”,意在让他对之前的所作所为感到悔过。在清朝所有亲王的谥号中,“密”字被认为是最差的一个。

综上,奕劻在清朝历史上的负面形象较为突出,其贪婪和腐败行为对大清朝的政治稳定和财政状况产生了严重影响。然而,是否可以将奕劻视为断送大清的第一罪人,还需要考虑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政治局势,不能简单地进行评判。

来源:国媒百货楼 掌心春秋

网友「文史不假 」发表观点
2024-02-18

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3月——1917年1月),乾隆皇帝的曾孙,庆僖亲王永璘的孙子,不入八分辅国公绵性的长子。作为宗室子弟,他被过继给了庆郡王绵慜为嗣子,历任御前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和内阁总理大臣等职,极大地影响了晚清时期的历史。

奕劻的出身看起来光彩夺目,实际上已经属于皇室的旁支,还被过继给了庆郡王绵慜。因此,他从小就开始接触人情冷暖,从小就懂得阿谀逢迎,但对于传统学业却并不上心。

道光皇帝国事不顺利,家事也不顺利,前三个儿子相继夭折,使得第四子奕詝就成为了事实上的皇长子。不过,他最宠爱的儿子却是第六子奕訢,甚至还准备“废长立幼”传位于此子。

经过深思熟虑,道光帝担心“废长立幼”会引起兄弟相残和政局不稳,担心“九子夺嫡”的历史悲剧重演,无奈决定传位于皇四子奕詝。不过,他实在是太宠爱自己的第六子,故而在册立奕詝为储君的同时还册立了奕訢为亲王,成为大清帝国的特例。据《清史稿》记载:

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即皇帝位,以嗣大统;皇六子奕訢,著封为亲王。

1850年2月25日,忝居帝位三十年的道光终于驾崩,庙号“清宣宗”,安葬于清西陵慕陵。奕詝登基后,不情不愿地遵照了父亲的遗旨,正式册立六弟奕訢为亲王。不过,为了提醒对方谨慎低调做人,为了提醒对方恭敬顺从自己,特地赐号“恭”。

面对尸骨未寒的大行皇帝咸丰,顾命八大臣很快就敢对着孤儿寡母大声吼叫,甚至还吓得载淳尿了裤子。很显然,领受遗命辅佐新帝后,这八个老头子压根不把两宫太后放在眼里。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慈禧太后终于说动慈安太后与自己共同进退,两人决定联合发动政变。经过仔细的筹划,她们发现压根就没有胜算,除了虚无缥缈的尊贵头衔外,无兵无权下贸然政变只会自取其辱,甚至性命不保。

如何才能寻找到强大的外援?

于是,慈禧太后想到了被咸丰压制许久的恭亲王奕訢。通过心腹太监安德海秘密送信,位于承德的慈禧和远在北京的奕訢实现了联盟,准备合力消灭顾命的八大臣集团。

根据满清祖制,大行皇帝的灵柩回京时必须由新帝跪迎。因此,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便要求带领着载淳先行回京准备,从而脱离了他们的控制。

眼见恭亲王奕訢如日中天,同样作为“奕字辈”的奕劻却只能眼巴巴看着,看着自己的堂哥权倾朝野。因为,自己除了会阿谀逢迎和见风使舵外,实在没有能力去安邦定国。

随着功绩的与日俱增,恭亲王内心的豪横劲儿也逐渐显现,甚至还对后宫不断干政表现得多有抵触,这是慈禧太后所不能容忍的。在她的暗中授意下,言官御史们开始上疏弹劾奕訢,提到的罪名也是琳琅满目。据《清史稿》记载:

四年,编修蔡寿祺疏奏恭亲王,命大学士倭仁等察奏。

经核实,奏折中的罪名大都属于“风闻言事”,并没有多少真凭实据。可是,慈禧太后却依然借题发挥,下旨免去了奕訢除王爵以外的一切头衔和差事,狠狠地敲打了对方。

深谙权术的奕訢内心明白,这是慈禧太后在故意找茬,目的就是为了逼迫自己服软。可是,他却偏偏选择了硬杠,还动员皇室宗室和外国公使联合向朝廷施压,向慈禧施压。

一番“刀光剑影”后,慈禧太后勉强同意恭亲王复职,但坚决不准恢复他议政王的职位。从此以后,奕訢和慈禧这对曾经的盟友已经面和心不和,幸亏有慈安太后从中斡旋才相安无事。

1898年,在“戊戌政变”的关键时刻,奕劻挺身而出支持慈禧太后,还在随后的“己亥建储”中表现积极,坚决支持废除光绪皇帝另立新君。终于,他被慈禧视为心腹并且受封铁帽子王,就此开始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圈钱运动”。

在众多的贿赂者当中,袁世凯无疑是出手最大方的一个。就任直隶总督之初,他的靠山是领军机大臣荣禄,那时还看不上无权无势的奕劻。

载沣掌权后,第一件事就是对付袁世凯,他要为自己的兄长光绪皇帝报仇。可是,庆亲王奕劻却坚决反对此事,甚至威胁道:“杀袁世凯容易,可北洋军造反了咋办”?

最终,外强中干的载沣只好同意放袁世凯一马,仅以“足疾”为由将其赶回老家养病。在河南韬光养晦期间,奕劻仍与袁世凯保持着密切联系,时时为他留意朝局变化,随时准备重新起复他。

提到贪官,大家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和珅,被查抄时家产总计八亿两白银以上,加之一系列影视文学作品演绎,使得他家喻户晓。事实上,奕劻的贪财程度虽然不能超越前者,但也“毫不逊色”,而且卖官鬻爵的花样和种类更甚一筹。

无奈之下,奕劻的儿子载振只好请求溥仪的生父载沣说情,这才勉强改谥号“密”。虽然亲赐了这个满清历史上最差的亲王谥号,但溥仪仍然气愤难平:

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就断送在了奕劻之手。

网友「国家人文历史 」发表观点
2024-02-18

奕劻为慈禧办事多年,老奸巨猾,见多识广,受到慈禧的重用,清朝末年还与袁世凯、徐世昌、那桐等人沆瀣一气,互相利用。奕劻先后担任过镶红、镶白等旗蒙古都统,镶白、正黄、正蓝各旗满洲都统,宗人府宗正,并且前后五次得到崇文门监督这一肥缺。清朝创办海军后,奕劻奉命会同醇亲王办理海军事务;陆军方面的武备院、神机营、火器营、八旗骁骑营、练兵处等重要职务,他也曾以大臣的身份领任过。光绪十年奕劻奉命掌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晋爵为庆郡王,此后担任过外务大臣、军机大臣、清末“皇族内阁”的总理大臣。

奕劻早年是个穷贝子,有时上朝穿用的官衣还要去当铺赎取。后来被封为王爵、逐渐发迹,但贪鄙好财的毛病并未改掉。他担任晚清总理大臣时,与其子载振、那桐一起卖官鬻爵,位于定阜大街的王府门庭若市,被时人讥笑为“庆那公司”。奕劻、载振父子两代庆亲王挟亿万资财,在清朝灭亡后仍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家中仆役多达上百人,办一次筵席就花费一千七百多元,连府中饮用的水都是蒸馏之后冷凝而成的“汽水”(蒸馏水)。庆王府中裘皮、绸缎堆积如山,但还不断请各大绸缎店送来最时新的料子,由家里的十几名工人缝制新衣,有些只穿几次就弃而不用,一双新鞋也最多只穿半个月。“庆贞亲王”载振还喜欢养花鸟、热带鱼、蝈蝈、蛐蛐、金钟儿,均有专人伺候,仅蝈蝈葫芦就买了上千个,有些是用象牙雕刻的,后来玩腻了又统统扔掉⋯⋯

有人这样评价奕劻:“以理内政,则内政无不荒,以理外交,则外交无不败⋯⋯奕劻于皇族中,固断送满清之第一罪人矣。”

网友「文史砖家 」发表观点
2024-02-22

他是晚清政坛中备受瞩目的皇室成员,跟恭亲王奕䜣、醇亲王奕譞并称为最有权势的“三大铁帽子王”,备受慈禧太后赏识、重用。不过,这位深得太后信任的王爷,不仅庸碌无能,而且极度贪婪,最终竟将社稷拱手“卖”与他人,被溥仪怒斥为头号“卖国贼”。这位极具争议性的王爷,便是庆密亲王奕劻。

奕劻是乾隆帝的曾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绵性的长子,他之所以能发迹,和慈禧太后的弟弟桂祥关系很大。桂祥在咸丰朝做官时,经常跟宫中的姐姐通家书(时为兰贵妃),但由于识字不多,便时时请奕劻代为写信。奕劻虽然无甚学问,却字却写的很棒,因此深得兰贵妃的好感,一来二去地便跟她攀上交情。

对于奕劻来讲,清朝的兴衰荣辱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尽可能地攫取权力和金钱才是正途。更何况,奕劻深知太后是个刚愎自用、顽固守旧的主儿,但凡跟她对着干都没有好下场,奕䜣已是前车之鉴,自己犯不着重蹈覆辙。由这么一位占据高位但碌碌无为,且又善于打小算盘的王爷管理国家,清朝的命运可想而知。

奕劻虽然在政坛上庸碌无能,但在捞钱方面却是把好手,经常利用权势卖官鬻爵,“生意”做得非常好。御史蒋式瑆在弹劾奕劻时,曾用到“细大不捐,门庭如市”八个字,意思是他大钱不怕多,小钱不嫌少,每天到庆王府卖官送礼之人络绎不绝,跟集市一般热闹,可见奕劻的贪婪程度。

御史蒋式瑆奏:“...臣风闻上年十一月庆亲王奕劻将私产一百二十万送往东交民巷英商汇丰银行收存。奕劻自简任军机大臣以来,细大不捐,门庭如市。是以其父子起居、饮食、车马、衣服异常挥霍,尚能储蓄钜款...”引文同上。

奕劻因满意袁项城的表现,便在官场上一再保举他,成为袁在朝中最稳固靠山。不仅如此,武昌起义后,奕劻力荐由袁代替自己的总理职务,并与对方互相唱和,共同完成逼迫溥仪退位的工作。所以溥仪从记事起便对奕劻恨之入骨,称他“收袁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堪称头号国贼。

清朝覆亡后,亲家孙宝琦因担心奕劻会遭到遗老遗少们的报复,便把他“绑架”到天津避难,等到局势稳定下来后,才允许他返京。可等到奕劻回到王府时,却发现家中满目狼藉,贵重财产全部被洗劫一空,此时的他欲哭无泪,唯有万分的懊悔。1917年,奕劻病死在天津租界,终年79岁。

网友「行者 」发表观点
2024-02-14

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9日),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镶蓝旗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爱新觉罗·绵性长子。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月二十四日(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奕劻出生于北京,过继庆郡王绵慜为嗣子,初封辅国将军,后晋爵贝子、贝勒,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加郡王衔,任御前大臣。光绪十年(1884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爵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加恩世袭罔替,成为铁帽子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他受命与李鸿章于次年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首席军机大臣,仍总理外务部。宣统三年(1911年),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奕劻任内阁总理大臣、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复出,奕劻让出首相职位改任弼德院总裁。清朝灭亡后,迁居天津。民国六年(1917年)一月二十九日病死,时年79岁。追谥曰密,子载振袭爵。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辛酉政变至辛亥革命,五十年间,奕劻能力不高,学问不行,却始终做官做的顺风顺水。在清朝的最后十年,奕劻或为领班军机大臣,或为内阁总理,又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获授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庆邸官爵之隆,晚清除醇邸之外,难有其匹者。 [14]

但是,奕劻做事,作风稳重,滴水不漏,“荣辱忽焉,皆在圣意”。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就是对奕劻政治能力的一个很好说明。 [14]

历代评价

慈禧太后:荣辱忽焉,皆在圣意。溥仪:(奕劻)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 [17] 刘体仁:清末王公当道者,惟庆邸用人但知财货,犹不脱本来面目,亦不至大为宗社殃咎。 [18] 刘厚生:庆王遇有重要事件,及简放外省督抚藩臬,必先就商于袁世凯,表面上请他保举人才,实际上就是银子在那里说话而已。 [17] 蔡东藩:庆亲王奕劻,为清室罪臣,即为袁氏功人。 [19] 吕思勉:居政府首席的庆亲王奕劻,则老耄而好贿,政局更形黑暗。 [20] 孔祥吉:在晚清政坛上,奕劻呼风唤雨,成了近代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9] 1872年,同治帝大婚,奕劻加郡王衔,被授为御前大臣。这是奕劻第一次进入中央担任这么大的官职;1884年,甲申易枢后,慈禧独揽大权。深得慈禧信任的奕劻被任命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事务,之后进封庆郡王;1885年,清朝设立海军衙门,奕劻和醇亲王奕譞一起办理海军事务;1889年,奕劻被授为右宗正,还被赏赐赐给他四团正龙补服;1894年,奕劻被封为庆亲王,正式成为亲王;1899年,奕劻被封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整个清朝都没几个铁帽子王;1901年,奕劻任外务部总理大臣,负责外交;1903年,奕劻进入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又管理财政处、练兵处事务,集内外大权于一身;1911年,奕劻任“皇族内阁”总理大臣。这是清朝第一个总理。

从奕劻的这些经历中我们能发现,清朝晚期的所有重要职位,奕劻几乎都担任过。说奕劻是晚清时期的实权派,一点都不为过,毕竟其权力非常大。从1872年一直到清朝灭亡,奕劻始终都受重用。这一点还是比较厉害的。不过奕劻虽然受到重用,掌握大权,不过他掌权期间几乎几乎只做一件事,就是贪污。

奕劻喜欢钱财还是容易理解的,因为他出生的时候,由于自己是偏远的皇族,家中过的并不好,说家道中落一点都不为过。而且他是被过继给其他人的,说这种人对钱财不感兴趣真的是不可能。不过奕劻的贪污有点过分了,他贪污的数量可以说是非常多。有人形容奕劻说“清末王公当道者,惟庆邸用人但知财货。”

说真的,平时宴会、过寿敛财也还能理解,这对国家损害不是太大。卖官鬻爵这就过分了,这可是直接动摇国家的根本。不过奕劻还做了一件比卖官鬻爵更过分的事情,就是接受袁世凯的贿赂,和袁世凯联合起来。

袁世凯受到重视的时候,奕劻没少收袁世凯的贿赂,所以奕劻经常在慈禧面前说袁世凯的好话,也正因如此,袁世凯权力才越来越大。慈禧去世后,载沣等人要处死袁世凯的时候,也是因为有奕劻的干预,袁世凯才得以保住性命。而且奕劻在袁世凯下野之后和他里应外合,袁世凯才得以掌握清朝大权。据说袁世凯逼迫隆裕太后和溥仪退位的时候,奕劻就接受了袁世凯的300万两白银劝说隆裕太后。也正因如此,隆裕太后才同意溥仪退位的。而且在溥仪退位的当天,奕劻等人都没有上朝。可以说,清朝灭亡和奕劻有直接关系。

当然,奕劻在清朝灭亡时虽然没受到什么损失,但后世的评价还是比较公平的。1917年,奕劻去世,按照规定皇帝应该给他一个谥号。溥仪觉得清朝的灭亡和奕劻有直接的关系,非常痛恨他。当时溥仪让内务府选择,为“谬、丑、幽、厉”四个字,这些都是评价非常差的字眼。结果溥仪的父亲载沣觉得人家好歹是个亲王,大家都是一家人,这样不大合适。最终在载沣的争取下,溥仪给他上谥“密”字。 密者,“追悔前过”之意。此时清朝已经灭亡了,奕劻也许确实后悔之前的所作所为。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原因,奕劻后来居住的地方就是和珅的府邸。可见,住这个地方的人都比较喜欢钱。

当然,奕劻做的唯一一件正确的事就是阻止慈禧重用义和团。在这件事上他的眼光还是没错的,除了这件事,他就没做过其他事了。

网友「abcdefghi98765432101 」发表观点
2024-02-22

这哥们确实能力不突出,但是真没人可用。

他是嘉庆弟弟的后人。血缘本来很远。

道光几个儿子到了1890年都死了。老八老九岁数小,但是也死了。5.6.7身体也不行,马上要死了。

道光儿子算多的,孙子辈人不多,还少,主要岁数小。

这样庆亲王就有机会了,如果道光亲儿子都还能理政,就没他啥事,慈禧说话也不好使。

后来载字辈长大了,慈禧临死前暴露内心真实想法,庆亲王被支走,终究是远支,没有载沣他们亲。

不过载字辈还是太年轻太嫩。

网友「老照片 」发表观点
2024-02-21

奕劻(1838--1917),晚清宗室重臣,其父为不入八分辅国公绵性,过继给庆郡王绵慜为嗣;其祖为庆僖亲王永璘,其曾祖为乾隆皇帝弘历。从出身来看,奕劻的确出身显赫,根正苗红。

奕劻本人并无多大才能,而他之所以能够取代恭亲王奕称为宗室重臣,最大的原因就是“无能”,这样就便于慈禧老佛爷的控制了。而奕劻对于慈禧也是唯命是从,处处迎合老佛爷的心思。凭借着慈禧的宠幸和手中的权力,奕劻公开卖官鬻爵,大肆贪墨敛财,以制物议四起。据《十叶野闻》上说,奕劻“卖官鬻爵之夥,至于不可胜数,人以其门如市也,戏称之曰‘老庆记公司’”。

38. 中原到底有多大?中原都包括哪些地方?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