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道"怎么理解会更好?

  • 正解国学00017
  • 2024-03-05
  • 21
  • 共12人发表观点
网友「神经在发烧 」发表观点
2024-03-12

中国古典文化《道德经》艰涩难解,云里雾里的,学者们研究了很多年至今都不能给我们一个清楚明白的解释。学者老师们各执一词怎么解释的都有。

研究古文化的专家们对《道德经》的解读各持己见,弯来绕去的好像就是一个玄学。

“道”就是让混沌生出天的那个宇宙的力量,天就是一,地是二,人是三。三生万物,有了人就有了世间的万种物体。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也可以用这个解释天人合一,其实是天地人合一,天地人都是“道”派生出来的孩子,这个世界缺了一个孩子都不行,缺少哪一个都不能成为世界,这个就是天人合一的核。

这个解释我比较喜欢,觉得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好像离古代人的想法比较接近吧。

网友「国学书舍 」发表观点
2024-03-14

《道德经》的开篇有这样一句话叫做:“道可道,非常道”,能够用文字描述的道都不是永恒的道,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字是一种承载,是讲述道的一种方式,而我们在理解道的时候,需要通过文字,用心去感悟道的存在。

一:那么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

在《道德经》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一个浑然天成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了,这个东西就叫做道。

道来源于哪里呢?

就是来源于自然,道法自然,道是自然形成的,它向自然去学习,但是万物又是由它而生成。

在这一句话中,老子再一次阐述了道的性质和规律,它是一个存在于天地万物中的实体,但是,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就如同空气一般。道生成万物,养育万物,但是没有自以为是主宰,而是顺应万物的本源状态去生长。

这个世界有两种状态的存在,一个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物质状态,一个是我们看不到的状态,而道就存在于看不到的物质之中,虽看不到,但是却具备着力量和自身的规律。

道是一个混沌的整体,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它超越了时空概念的事物,是我们肉眼以及我们的智慧无法感知的。

在《道德经》“道法自然”这一篇章中,又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大。

大,也就是是道的另一种存在状态,这个大并不是大小的意思,大代表的是一种形象,是一种虚无的存在状态。

大道要运行,因为大,所以它的运行速度极快,而且永远不会衰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在发展到某一状态时,再返回到原始状态,在这样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中,周而复始的运行和存在。

二:如何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背后的道?

这句话讲述的是道的衍生规律,老子将阴阳两者的理论和大道融合在了一起,虽说有一些晦涩难懂,但是更形象的说明了道衍生于万物的规律。

我们都听过《易经》之中的这样一句话: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所谓道和太极为同一物质,太极生出阴阳两面,阴阳继而生出和气,和气又生出外物为三,三又生成万物。

道家思想的道和易经之中的太极,虽然说文字不同,但是其智慧和存在规律是相同的,描述的也是同一种智慧和力量。

正如“道可道,非常道”,虽然说他们的说法不同,但是智慧本源相同,只是同一种物质,有两种不同的描述方式而已。

当我们看到这里之后,便理解了这句话背后道的含义以及道的存在状态。

网友「天元人仁 」发表观点
2024-03-08

答: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生活中有事没事,多读一读。遇到不同的情况,多品一品。需要一些渐悟和顿悟的机缘。太极也好,道也罢,真的太大太大了,不可名状,人类的语言和图像显得如此的渺小。

谢谢阅读,请多指教。

网友「紫氣東来繁荣昌盛 」发表观点
2024-03-08

按现代人的思维理解应为天地人之间与大自然的融合。

生命的开始,生活的味道,生长万物的奥妙离不开阴阳之间的调合,万物生长离不开天气的变化和地域环境的迎合。

人与自然和谐生存洽洽为道生一,阴阳为一生二,天地为二生二,万物为三生。

不知这样理解对吗,请网友指教。

网友「风水27 」发表观点
2024-03-13

道为天为一,天生地地为二,地生万物万物为三,一二三皆在自然之内,归于道法自然,天地万物皆遵循自然法则,脱离自然为背道而驰必然走向灭亡,敬畏大自然才是万物之正道,易经的无极太极俩仪四像八卦皆从自然法则中剖析而来,从周天流行之中提倡天地人万物归宗回归自然周流复始以获永生,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玄关,生即是从上而下,生即是动,动即是流转,流转才能循环不止生生不息,任何一处脱轨必然停止不动,不动不变不化则不生,不生则变亡矣。

网友「公议属祝光荣 」发表观点
2024-03-09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炁为和……。实际上就是“運動着立体太极图语表达”的语言文字(中文)表达版本。

其中的“道”?在古籍老子中有:有物混成……强曰道。在这里已经明确说出“道”只是一个人为命名为“道”的“運動作为功能“现象,由于不知道是名称而为了分辨方便而取名为“道”的。

换句话说:“道”这个名称只有引渡桥的功能,其作用只有别人听到说“道”或者看见“道”这个名称字时能联想到“有物混成”这种運動作为功能才是真正的道,或者说是真正有作为功能的有用处道!特别强调“道“是绝不能当成一个字用!

所以有“道的理由”的缩写“道理”存在。在依据事实存在为真实存在的参照体系下探究具体事物变化必定会用到具体对象是由相关多元与多源通过道方式生成的理由与来历来探究获得真知灼见的。把“道”当成一个字就还无用处了。

“有物混成”的“有”应该是意指在探索自然未知的探究中发现的存在这件事情中发现“物”是由混成出来的!“混成”既有“混阖”又有“運動”还有“成果”还有“動态生成“的“運動体系作为功能”的意思蕴藏其中。而“物”不仅有“物质之物”还有“事与情之物”混成才是这里的“物”。

道生一这一章主要是从先天之道的混成運動作为功能是:所有天体星球各自携带着自己具有的特性参与混成運動而产生作用的是星球各自具有各不相同特性,在混成運動着生成一个共同体——被中华民族命名为“天”!换句话说“天是共同体且不断地運動着在寻求動态平衡才不至于崩塌”!所以说“天”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才有后面所说“天地无情”呀,“天地不仁”呀等等是有理由如此的!

一生二是说向下级联就是:天共同体運動着生成两个相互关联不可分两个特性不同二即:天与地。

二生三意指“天共同体有地球参与而地球又具有地球自己的特性”在天与地之间有一个既有天阳作为功能存在又有地阴作为功能存在的“域”被标注成“第三域”。也就是天地之间的既不在地面之下又不在原来地面上很远的区域为“三”。这些都属于先天存在!与人类存在与不存在没有任何关系的真正的客观的,事实存在作的,人类不可能主宰与控制得住的“无字天书”就是指的先天存在。在天地混成運動之道作为功能的作用中生出万物在第三域中“三生万物”。万物中有一类特性相同的被人类自己命名为“人”。就有了“人类”的由来之说存在了。

太复杂,变化繁多就谈到此吧。反正你问的只是“道”是什么。

网友「三航防务 」发表观点
2024-03-12

“太极”对应道德经里的一,“两仪”对应道德经中的二,即指“阴阳”。

若按照易经的思路,道的变化规律会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即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生万物”。

老聃没有采用易经的说法,而是写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后来想明白,老聃没有错,易经也没有错,错的只是我们狭隘的目光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道德经在于把易经的思想抽象化,直接将本论思想用形而上的数字表现出来。老聃的“一二三”等数字并没有有具体意义,而是代表了道在变化中的步骤层次,可以解释为“一”表示居于底层的“两仪”,“二”表示居于第二层次的“四象”,“三”表示居于第三层的“八卦”,“三生万物”则是八卦相荡,万物皆在其中。

综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解为道的一次变化,产生了“两仪”,第二次变化产生了“老阳、老阴、少阳、少阴”,第三次变化产生了“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垦八坤”,第四次变化生出万物,即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网友「泉城雨霁说 」发表观点
2024-03-09

道,是不能用语言直接描述的,它不是个具体的物体。

理解道的含义,可以把它看做是“世界运行的自然法则”。

举个例子:

人在路上行走,一阵风吹来,为什么会有风?这个风的形成就是和自然之道有关,可以用语言去描述细致的原理,也可以选择不去描述,因为,不论你是否明白,风就在那里存在,其中运行的法则也存在。

再举个例子:

四季周而复始地运转,生物,包括人类,随着气候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适应这个变化。

而这个规律,并不需要人为的去操作和干预,其中的运行机制,自在其中。

曾经有人试图从唯物主义来解释道,认为道是一种衍化和衍生物体的能量。

但是,实际上,道既包含唯物主义的部分,也包含唯心主义的部分。

是所有世间万物合理存在的原因和规律。

人的想法既是通过认识世间万物而产生的,也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中萌发出来的,具体是如何形成的,就可以归结为道。

还有人说,世界上所有解释不了的东西,都是道,但是,其实能解释的部分也含在道当中。

道,就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合理解释。

理解道,就是与世界平和相处,接纳身边的一切,也同时被身边的一切接纳。

网友「叶子故事写作 」发表观点
2024-03-06

“道”很玄妙,古人说:不可说……

在《道德经》里,最重要的是两个字,一是“道”,一是“德”。

这里的“道”是一种虚幻、高大的东西,古人说不可解说,解说出来就不高大,不玄妙了。倒不是古人有意故弄玄虚,而是说“道”这个字太高级了,包罗万象,无所不能,很难用某一部分文字去解说清楚。只听别人解说“道”,而缺少了自己去感悟的过程,这直接得到的“道”便不是道。

听起来是不是很玄乎?

这问题回答跟没回答一个样。

但也有人解说的,因为悟的人不一样,悟到的“道”也不一样: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产生有形之物,进而生成万物。

1.本章说明道生一,一生阴阳二气,阴阳相交生万物。所以,道生万物,万物育于道。正是因为看到“一”这个最原始、最低的数字与道的密切关系,所以圣人遵“一”,以寡人、孤、不谷自处,保持低调谦卑,守柔守弱,甘于不足,勇于减损自己,因为他明白,这样才是顺道而行,才能由一而二,由二而三乃至众多,才能有增加,有富贵。

2.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皆由阴阳二气和合而生。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相反相成。只有二者相对独立并和谐共处,才能生出和谐健康的第三个、第四个……万物就是如此繁衍不绝的。

3.正因为万物宗于道,道是无,无中生有,于是万物始于一,所以老子认为,最大的智慧就是守柔守弱,自处低微,默默无闻,这样才能得到发展。而所有强横的言行,因为太过凌厉,有违于道,最终不得善终。

以上几点仅做参考,真正的“道”还需您自己看书去悟,只有自己心有触动感悟到的“道”才是真正的“道”。

网友「阿先 」发表观点
2024-03-06

道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和自然法则。道从不因外物所扰,而更改自己运行的规律。就像水一样,不受自然环境、地理地貌等外在的条件变化,而改变自身的运行规律。人世间的道,就是不妄为,不用掺杂私心杂念,而应顺从内心的真实想法,去顺从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就是道。这也就是道法自然的真谛。

网友「東来易道 」发表观点
2024-03-14

《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哲学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春秋时期老子(李耳)著。论述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对我国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老子所言之道首先具有物质性,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原始动力源,并且它的存在独立而不可丈量,具有无限性。对于“道”这种力量,老子自己是无法给予它确切的描述的,所以他认为,道只是权宜之称。

网友「清风传递正能量 」发表观点
2024-03-10

道就是规则,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是道的体现。比如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人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被阳光照射的地方会感到温暖干燥,照射不到的地方相对阴冷潮湿;比如水能灭火,土能阻水;凡此种种被人类总结为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学说,这也是人类对大自然法则的归纳理解应用。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生物要生存,就要主动或者被动适应这些规则,适应的结果就形成了人们所发现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比如人类要生存下去,呼吸是必须的,食物也是必须的,所以必须要学会适应周围的环境,并努力获取充足的食物。能力足够的时候还可以改变周围的环境,使人类的生存变得更简单。制作陷阱捕获猎物,开垦土地种植食物,这个过程形成了许多新的联系,把本来不相关的事物联系了起来。

所谓道生一,一个事物一旦存在或者发生,必然会对别的事物产生影响,产生联系的双方可以称为一生二,而万事万物之间都会存在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二生三和三生万物的三并不是具体的数字三,而是代表的其他所有事物。

最后,根据考古发现,现在流行的《道德经》应该不是老子的原版,而是后人杜撰,这句道生一一生二的来历和意义还有待考究。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